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水网建设规划》的通知-ag九游会官网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水利局发布时间:2024-04-25 11:44
字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六安市水网建设》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自身职责,密切协同配合,有序推进水网建设,推动全市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

 

 

六安市人民政府

 2024425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治水事业,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作出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建设国家水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2023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国家骨干网、省市县水网之间的衔接,推进互联互通、联调联供、协同防控,逐步形成国家水网一张网20237月,安徽省政府批复《安徽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提出形成纵横江河担纲、交错水系织目、湖库闸站系结的安徽水网总体布局和淮北平原水网、江淮丘陵水网、沿江圩区水网、皖南山区水网的安徽水网分区布局。其中六安水网属于江淮丘陵水网,是省级水网组网联网、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支撑。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俗称皖西。六安市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候特征决定着六安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六安市分属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0%和20%;全市共有自然河流347条,其中流域面积50km²以上的河流99条,流域面积3000km²以上的河流有淮河干流和淠河、史河、杭埠河、东淝河4条主要支流;共有中小型水库1156座。

六安市治水历史悠久,是天然的水利博物馆。先秦时期修建天下第一古塘水门塘,西汉时期修建世界灌溉遗产七门堰;新中国成立以来,1951年以修建新中国第一坝佛子岭水库为标志,陆续建成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龙河口、白莲崖六大水库,总库容70亿;开辟城东湖、城西湖和姜唐湖三大行蓄洪区,蓄洪量占全省的67.4%,共运用26次;1958年开始,历时14年建成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淠史杭灌区;2006年,淮河三峡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投入使用,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衔接省级水网,向县级水网有效传导,按照省水利厅和市政府部署,六安市水利局组织编制《六安市水网建设规划》(简称《规划》)。《规划》以洪涝总体可控、供水安全可靠、用水节约高效、河湖生态良好为总体目标,以自然河湖水系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智慧化调控为手段,构建三横四纵输水之、织密百河千渠联水之、打牢千库万塘蓄水之六安水网格局,有序推进四大行动及九大工程。《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22年,近期水平年为2025年,远期水平年为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1

1.1 市情水情1

1.2 水网建设基础4

1.3 主要问题8

1.4 面临形势13

第二章 总体规划17

2.1 指导思想和原则17

2.2 规划目标19

2.3 水网建设任务22

2.4 总体布局26

第三章 达标升级 筑牢防洪除涝安全防线37

3.1 总体思路与格局37

3.2 防洪排涝标准38

3.3 畅通防洪排涝通道38

3.4 增强洪水调蓄能力41

3.5 确保行蓄洪区功能42

3.6 山洪灾害防治43

3.7 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44

3.8 推进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46

3.9 强化洪水风险管控47

3.10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49

第四章 优化配置 打造全方位供水安全保障体系52

4.1 基本思路与布局52

4.2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53

4.3 水资源高效利用54

4.4 水资源合理配置56

4.5 城乡供水保障64

4.6 农村供水保障65

4.7 应急供水保障措施71

4.8 供水潜力分析71

第五章 保护修复 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76

5.1 基本思路与格局76

5.2 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76

5.3 水资源保护78

5.4 河湖生态需水保障79

5.5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80

5.6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82

5.7水文化保护与建设83

第六章 智慧赋能 构建数字孪生水网体系88

6.1 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88

6.2 推动数字孪生平台建设91

6.3 提高水网调度运行应用水平93

6.4 健全网络安全体系96

6.5 健全多维保障体系97

6.6 加强共建共享97

第七章 改革创新 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99

7.1 创新水利管理机制99

7.2 完善水利管理制度100

7.3 水利管理能力建设102

7.4 水利水运协同发展103

第八章 重大行动与工程105

8.1 四大行动105

8.2 九大工程106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111

9.1 环境敏感目标111

9.2 规划环境影响111

9.3 规划环境合理性分析111

9.4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12

9.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12

第十章 投资匡算、实施安排与效果评价114

10.1 投资规模114

10.2 实施安排114

10.3 实施效果115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116

 

  第一章现状与形势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国土面积1.54km2,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安徽省会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的副中心城市,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六安地处江淮,东衔吴越,西领荆楚,北接中原,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势突出。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梯形分布,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自然区域,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六安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1.1 市情水情

1.1.1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江淮之间,俗称皖西。全市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邻省城合肥市和巢湖地区,南接安庆地区和湖北省英山、罗田两县;西与河南省商城、固始毗连;北接淮南市并与阜阳隔河相望。全市介于东经115°50′117°14′、北纬30°01′32°40′之间。市域土地面积15451km2,东西宽176km,南北长179km,占安徽省面积的11.03%。六安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

——地形地貌。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六安市地貌类型多样,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自西南向东北呈梯形分布,河流、盆地、湖泊相间其中,全区可分为大别山北坡山地、江淮丘陵、江淮岗地和平原四大地貌单元,其中山地占23.2%,丘陵占16.5%,岗地占22.4%,平原占34.9%,另有3%左右的水面。境内大别山脉自鄂豫皖三省交界的棋盘山入境,为长江、淮河分水岭,将全市分为长江、淮河两个流域,淮河流域面积占80.2%,长江流域面积占19.8%。北部岗地一般为2060m(吴淞高程,下同),丘陵一般为100250m,南部山区一般为4001200m,大别山最高峰白马尖海拔1777m

——水文气象。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

六安地处北亚热带的北缘,属湿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季风显著,雨量适中;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光、热、水配合良好。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234.6mm,具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少、夏春季多、冬秋季少以及年际间降水变化大等特点。降水集中在59月,占年降水量的62.7%。年内各月降水量相差悬殊,以7月份降水量最多,占年降水量的16.6%,年内最小降水月份出现在12月,占年降水量的2.6%。六安市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明显,主要表现为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比值较大,年降水量变差系数比较大并且年际丰枯变化频繁。六安市各站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比值在2.25.0之间,平均2.52。最大与最小年降水深的极差六安市为8541440mm,平均1199.9mm,其中极差最大为淮河流域的白莲崖站1440.1mm,最小为淮河流域的河口集站854.6mm

全市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4.6℃15.6℃,自东北向西南随地势抬高而递减。全市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9%,年平均日照时数2226h,日照率达50.8%。年均无霜期210230d。多年平均风速2.5m/s,最大风速20m/s,常年风向东南偏东。影响全市的灾害主要是旱涝灾害。

1.1.2 经济社会

——下辖四县三区,发展态势较好

六安市辖43区,即霍邱、金寨、霍山、舒城4个县,金安、裕安、叶集3个区。截至2022年末,六安市户籍人口581.5万人,全市常住人口437.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5%

六安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合肥都市圈、合六经济走廊等多个重大战略叠加,是国家和安徽省的重要经济板块,具有承东启西”“左右逢源优势。随着这些重大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六安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发展势头强劲。

1.1.3 河流水系

——两大流域河流纵横,湖库众多沟塘密布

六安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江淮分水岭,由西南向东偏北横贯六安,境内水系主要分属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淮河流域面积12387km2,长江流域面积3064km2。淮河流域除淮河干流从西向东在境内北缘穿过外,史河、沣河、汲河、淠河由南向北分别汇入淮河;长江流域主要有丰乐河、杭埠河水系,由西向东流经巢湖注入长江。

六安市境内河道纵横,湖泊水库众多,沟塘密布,分属淮河、长江两大流域。全市共有自然河流347条,其中流域面积50km²以上的河流99条,流域面积3000km²以上的河流有淮河干流和淠河、史河、杭埠河、东淝河4条主要支流,流域面积200—3000km²的中小河流27条,全市平均河网密度0.14km/km2。主要湖泊有城西湖和城东湖。

1.2 水网建设基础

1.2.1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六安市境内河道、渠道纵横交错,湖泊水库众多,沟塘密布。经过长期不断努力,六安市水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了集供水、防洪、灌溉等功能于一体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已建在册水库1156座,总库容76.32亿m3。其中大型水库6座,分别为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佛子岭水库、磨子潭水库、白莲崖水库和龙河口水库,库容为70.87亿m3,占总库容的92.9%。中型水库6座,库容为1.67亿m3,占总库容的2.2%。小型水库1144座,其中小(1)型72座、小(2)型1072座。6座大型水库全部以防洪、灌溉、工业和生活供水为主,兼顾发电,中型水库中2座以灌溉、工业和生活供水为主,其余4座为沣东、沣西干渠的反调节水库,以灌溉为主。

1.2.2 防洪减灾能力逐步增强

六安市经过多年的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以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现状主城区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有防洪任务的其他下辖县城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随着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持续开展,安全达标率极大提高。易涝区初步形成了以骨干排水河道、排涝泵站等为主体的排涝体系,排涝条件不断改善,取得了显著效益。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市的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防御体系。通过有序实施各类防洪减灾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全市防灾减灾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1.2.3 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佛子岭、磨子潭、梅山、响洪甸、白莲崖、龙河口六座大型水库为骨干水源,淠史杭灌区输配水系统为脉络,中小型水源为补充,大中小微并举的供水体系,城乡供水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现状各乡镇基本实现集中供水,水源以蓄水工程和引提水工程为主,以地下水为辅。

全市累计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701处,其中城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9处、规模水厂91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601处,日设计供水能力61.3万吨。农村供水人口498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规模85%;建成分散供水工程13265处,农村地区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1.2.4 农田水利建设成就显著

新中国成立后,六安人民陆续兴建了六大水库,并以此为主水源,建成了覆盖面积1.4km2的特大型淠史杭灌区和34处中型灌区。自1958年建设以来,淠史杭灌区逐步形成了由六大水库、三大渠首、2.5km渠道、6万多座渠系建筑物,以及1100多座中小型水库、11万多座塘坝组成的蓄、引、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灌排系统。目前,灌区年产粮食65亿公斤,以全省1/6的耕地,贡献全省1/4粮食、1/3水稻,奠定了安徽粮食大省和国家粮仓的重要地位。

1.2.5 水生态水环境质量总体向好

六安市生态资源丰富,保护状况良好。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河道基本生态用水保障程度不断提升,水生态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在水土保持方面,六安市稳步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土流失总面积由2000年的3612.1km2减少至2020年的2187.52km2,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随着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总体向好。

1.2.6 水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六安市山川秀丽、历史悠久,加上不同寻常的革命史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皋陶文化、红军文化、治水文化等组合多样,且多与产业融合发展。

六安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注重开发运用水文化元素,在横排头水利风景区内建设淠史杭工程纪念碑”“淠史杭工程展览馆,弘扬淠史杭水利文化。在淠河治理过程中,重点挖掘保护与淠河相关文化元素,恢复下龙爪龙盘石原貌,新建百米文化墙,介绍六安历史文化名人等,结合淠河城区堤防加固,恢复重建六安古城墙等。注重节水宣传,建设了全省首家节水主题公园九里沟公园。六安市治水历史孕育了厚重的水文化底蕴,留下了珍贵的水文化遗产,悠久治水理念、治水精神等水文化逐渐被挖掘和系统梳理,水文化水景观建设的布局、规模、品质、功能、管理都在逐步提升。

1.2.7 涉水事务管理与改革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建设投入,六安市在水利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综合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不断创新,通过发行地方水利专项债、基金等多途径筹集水利建设资金,采用epcppp等模式开展淠河六安市城南段水环境综合治理、桃源河水库等工程建设,有效提升水利工程使用质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以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圆满完成金安区水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河湖空间管控能力持续加强,在全市建立河湖长制 生态检察官机制;全面启动了全市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市县管辖河湖管理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水土保持监管取得积极进展,水利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水利行业监管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1.3 主要问题

1.3.1 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初步形成,但体系不健全且标准偏低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防洪保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布局优化调整、城市范围外扩等原因,现状防洪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够协调。部分城市防洪标准不足,如淠河窑岗嘴大桥上游段、凤凰河城区段、史河新城段等。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引发超标准洪水的风险依然存在。大多数中小河流尚未进行系统治理,达标治理程度不高,防洪能力薄弱。山洪灾害防治任务重,治理完成度低,防治体系不完整,总体防御能力还有待加强。在完善水库联合防洪调度系统、健全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超标准洪水防御对策和调度运用方案、提升洪水预警预报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总体来看,六安市现状防洪体系尚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防洪保安的需求,在应对超标准洪水风险方面还存在不足。

1.3.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用水效率偏低

六安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在空间分布上,水资源量总体呈现南多北少,山区多于平原的特点。在时间分布上,有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明显等特点,62.7%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份。

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035m3,低于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00m3),属于轻度缺水地区。现状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为46.4%,已超过国际公认的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上限(40%),其中史河流域梅山水库达64.8%、淠河流域横排头以上达55.7%、杭埠河流域龙河口水库为36.4%

六安市用水效率偏低,其中全市2022年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均高于安徽省平均值和全国平均值,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应以农业节水为突破口,强化节水措施,全面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用水效率与效益。

1.3.3 城乡供水水源结构单一,供水保障水平亟待提质升级

六安市城乡供水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水源工程数量显

著提高、供水设施规模不断扩大,供水保障能力和覆盖程度取得了长足进步,给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呈现出较为突出的城乡二元分化情况,城镇供水基本建成了水源供给量与水厂规模及现有城镇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供水体系,部分农村区域由城镇供水管网延伸覆盖以外,大部分区域仍然以区域规模化、分散或小型供水设施独立解决,供水水量、安全保障程度仍然偏低,大别山山区部分、江淮分水岭地区还存在着工程性缺水现象,供水保障能力不足。

从全市城乡供水的水源组成上看,全市各县(区)城镇和乡村区水源普遍比较单一,目前,县(区)均系单一水源,如六安主城区自来水厂供水水源为淠河总干渠,存在供水水源单一、应急保障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尽管目前已建有应急水源大公堰,但缺少可长期供水的备用水源。乡镇基本不具备城镇双水源或多水源提供应急备用的条件,城镇供水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发生特殊干旱、突发性污染事故等,供水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对城镇生活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1.3.4 互联互通的供水格局尚未形成,灌区尾部水源型和工程型缺水并存

淠史杭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其中六安市457.3万亩。淠河灌区、史河灌区、杭埠河灌区水源相对独立,由于灌区之间缺少水系连通,尚未形成三大灌区互联互通的供水网络,难以实现多水源联合优化调度,灌区综合效益的发挥受限。灌区尾部受渠道长距离输水能力不足的影响,灌溉保证率较低,史河灌区尾部常常出现无水可用现象。大部分灌区渠道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原因,灌溉渠道干渠、支渠漏水严重,加上农田灌排设施配套不足,渠系配套建筑物完好率低,渠系水利用系数低,灌区灌溉保证率低,影响了灌溉效益发挥。

水库塘坝等蓄水能力不足,工程性缺水亟待解决。山区及丘岗区,除依靠淠史杭灌溉工程以自流和提水方式引取水库下泄水量外,供水水源主要当地依托水库及塘坝,由于部分年久失修,现有水库蓄水能力有限,工程性缺水问题日趋严重,在特殊干旱年份无法满足周边农田的灌溉用水需求。在灌区运行管理方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抗旱服务体系建设、抗旱基础研究等依然薄弱。

1.3.5 水环境质量有待提升,生态环境敏感区保护压力较大

六安市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是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生态空间管控亟待提高,对于承担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陆域及水域空间的生态安全缺乏有力保障。目前六安市境内重要河道以及重要生态敏感区等尚未全面实现水质水生态监控,自动化监测率也有待提高,水生态环境监控能力建设不足。水生态状况监控、风险预警、措施效果评估等缺乏基础支撑,亟需提升全市水源地的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加强水源地、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等生态敏感区的水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

六安市有水土流失面积2690.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7.41%,是安徽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项目不断增多,新的人为水土流失还未得到有效遏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生产生活空间挤占生态空间的问题逐步凸显,水生态系统健康遭到破坏、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降低,保护与修复压力大。水利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改善六安市水生态环境,建设水生态文明体系,保护和修复现状水生态环境系统的任务依然艰巨。

1.3.6 水文化传承创新不足,具有六安特色的水文化品牌尚未形成

六安市有自然山水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景观资源,但文化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同时受基础设施配套等影响,导致区域文化景观资源未能形成有效开发优势,多类型的水文化资源挖掘和宣传力度不足,市场吸引力相对较弱。与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市的要求相比,六安市优质水文化资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水文化魅力展示不足。在水文化挖掘和开发方面,六安市尚未开展系统性的梳理和整编工作,缺乏因地制宜的构建思路,对水工程承载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不能有效结合景观类型、空间结构、地理条件、历史文化以及特色产业等来合理挖掘水文化景观的特色,水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水景观特色不鲜明等问题突出。

1.3.7 水管理体系不健全,现代水利管理能力不强

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六安市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但水利一体化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河湖管理与洪水风险管理薄弱,侵占河湖、妨碍行洪和人为增加洪水风险的现象仍然存在,依法行政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基层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六安市水利信息化水平与水利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信息采集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监测能力不足,全面感知能力不够,在信息共享方面,统一的监控、预警、调度平台尚未建立,共享水平不高。

1.4 面临形势

当前,我国已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望,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六安,迫切需要在更高水平上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建设更加系统、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高质量的现代水网体系。综合来看,六安水网建设具有难得机遇和良好条件。

1.4.1 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衔接国家和省级水网的迫切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亲自部署推动水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2021514日,总书记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2022 426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指出要加强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再次明确要求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2022 1016日,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20235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六安集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合肥都市圈、合六经济走廊等多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重大战略叠加,是安徽省的重要经济板块,具有承东启西”“左右逢源优势。六安水网是国家水网、省级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省级水网的重要节点和纽带,更是六安未来一段时间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乃至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的压舱石。加快建设六安水网,在国家、省级水网要求和布局下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是六安市更加有力承接省级水网,协同构建国家水网、区域水网的迫切要求。

1.4.2 是统筹解决新老水问题、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六安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气候复杂多变,河湖水系众多,水旱灾害频发,新中国成立以来平均45年发生一次较大洪水。近年,2016年、2020年再次发生大范围水灾,淮河流域防洪面临新的形势。防洪减灾能力的提升与社会经济财富的集聚速度不匹配,迫切需要尽快消除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排洪畅通、蓄洪安全的防洪减灾体系;供水保障能力与人口和经济发展布局不适应,迫切需要加速延伸覆盖供水保障死角,构建互联互通、多源调剂的供水保障网络;河湖水体流动性与自净能力降低、环境容量缩小,迫切需要推进重点湖泊和河流水循环体系构建,恢复江湖连通性,促进生物交换和水体流动,加快河湖生境修复进程。

六安水网的构建应密切结合六安特点和治水需求,立足人民群众对水安全保障的新要求新期待,充分利用新机遇新条件,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六安水网的建设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体系的综合效益,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水生态保护治理能力。通过加快构建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更加系统、更可持续的六安水网进一步增强供给体系韧性,逐步实现从单一的防洪、供水或灌溉目标转变为多功能协同、多维度治理,从被动应对水安全事件转向主动防控水安全风险发展,从小尺度单一工程向整体性复合工程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4.3 是把握振兴发展机遇、打造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

六安地处大别山,大别山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202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对新时代做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明确了任务和要求,提出支持将革命老区公路、铁路、机场、能源、水利、应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相关规划,具备条件后尽快启动建设,促进实现互联互通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和大型灌区工程,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等。

六安水网建设是全面落实革命老区建设部署,打造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六安水利工作亟须牢牢把握新一轮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重大机遇,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水安全保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与保护,高水平推进革命老区建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水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全面增强。

 

第二章 总体规划

2.1 指导思想和原则

2.1.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安全和发展,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配置体系、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为主要任务,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着力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六安水网,为六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1.2 规划原则

1)人民至上、水利为民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水网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安全问题,提升水安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依托水网建设努力打造幸福河湖,切实满足人们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迫切需求。

2)生态立市、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六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发展和保护相统一,把生态优先理念贯彻到水网构建的全过程,充分保护和发挥好六安生态优势。

(3)统筹兼顾、系统治理

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出发,统筹治山治水治林治

田治湖治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调好流域和区域、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以及山区与平原、城市与乡村;统筹防洪排涝、节水供水、水生态保护修复、水文化、智慧水利,系统解决水灾害及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问题。

4)改革创新、强化管理

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两手发力为保障,着力完善水治理制度,着力提升水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水管理的内生动力,通过思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水管理体系,推动六安水利向智慧水利发展,为六安水网构建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支撑和制度保障。

2.1.3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六安市全域,总面积为1.55km2

2.1.4 规划水平年

现状水平年:2022年;

规划近期水平年:2025年;

规划远期水平年:2035年;

远景展望:2050年。

2.2 规划目标

2.2.1 总体目标

2025年,全市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初步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保障水平得到提升;重要河流和主要城区段达到防洪标准要求,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基本完善;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水利信息化平台基本建立。

2035年,现代化六安水网体系基本建成,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六安市级水网与省级骨干水网全面互联互通,县级水网基本完善,各层级水网协同融合,防洪减灾能力全面增强,水资源保障体系更加完备,河湖生态治理保护水平显著提升,实现水网工程智慧化管理,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六安水安全保障体系。

2050年,适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的六安水网体系全面建立,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高度完善,全面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幸福水网、水美六安的美好愿景。

2.2.2 控制指标

针对水网建设的总体目标,从水网综合指标、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生态环境等方面,共选取11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现状及规划水平年目标值进行量化,作为评价六安市水网建设的目标表征指标。具体指标见表2-1。要求各行业、各部门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控制性指标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约束各项涉水行为,实现规划目标。

2-1  六安市水网规划控制性指标

指标类型

序号

指标名称

2022

2025

2035

指标属性

防洪排涝

1

1~5级江河堤防达标率(%

50.6

60.5

≥85

预期性

2

大中型水库水闸安全达标率(%

85

88

95

预期性

水资源配置

3

全市用水总量控制(亿m3

22.77

≤25.23

≤25.50

约束性

4

万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

/

15

35

 

5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32

0.550

0.590

预期性

6

供水安全系数

/

1.3

1.3

 

7

城乡一体化供水覆盖率(%

13

24

35

 

水生态环境

8

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证率(%

90

90

92

预期性

9

水土保持率(%

85.84

86.64

88.82

预期性

智慧水利

10

新建重点水利工程数字孪生覆盖率(%

/

/

90

 

11

重点流域数字孪生覆盖率(%

/

/

≥90

预期性

注:

1.指标1  1~5级堤防达标率: 指 5 级及以上堤防长度中达标堤防长度占比。

2.指标3~5  2035 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万元 gdp 用水量比 2020 年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以上级部门下达目标为准。

3.指标6供水安全系数:指有效供水能力与供水量的比值,其中有效供水能力指供水能力中不含地下水超采与河道内生态用水挤占的部分。

4.指标7城乡一体化供水覆盖率: 指区域内城镇管网覆盖的城镇及农村供水人口和享有与城镇供水同标准、同保障、同服务的农村集中供水覆盖人口,占全市水网覆盖总人口的比例。

5.指标8 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证率: 指重要河流控制断面中满足生态流量目标要求的断面个数与控制断面总个数的比值。

6.指标9水土保持率指区域水土保持状况良好的面积占区域国土面积的比例。

7.指标10新建重点水利工程数字孪生覆盖率: 指纳入市级水网的水库、蓄滞洪区、引调水、泵站等新建水利工程中实现数字孪生的工程数量占工程总数的比例。

8.指标11重点流域数字孪生覆盖率: 指流域面积 3000km2及以上河流,建成数字孪生流域的数量占比。

 

2.3 水网建设任务

2.3.1 总体任务

基于全市自然水系分布、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水资源禀赋水利工程体系等基础条件,对上与省级骨干水网主动衔接,对下向县级水网延伸覆盖,形成排水畅通、蓄水安全、输水顺畅和江淮贯通、干支连通、湖库连接的现代水网工程体系,充分发挥六安水网功能作用,筑牢六安水网。

——构建六安水网之

六安市河流分属淮河、长江两个流域。北临省级水网主

骨架和大动脉之一的淮河干流,同时,利用境内南北向的自然水系淠河、史河、沣河、汲河和人工输水通道史河总干渠、淠杭-杭淠干渠,以及东西向的淠河总干和龙河口合肥供水工程,构建六安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织密六安水网之

针对分布在六安境内的密集天然水系和人工河道,以及淠史杭灌区的庞大灌溉渠系,坚持自然连通与人工连通相结合,实施江河畅通、通道贯通、水系沟通、河渠连通。在大别山区研究水库群连通工程,在江淮丘陵区通过灌区连通工程、引江济淮、引巢补水、江淮分水岭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合六淮输水通道等工程实现淠史杭三大水系进一步互联互通、境内外水源的丰枯调节,在沿淮平原区通过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淮河城西湖连通工程等加大淮河水以及两湖水的利用,总体实现跨流域丰枯调剂、跨区域水量调配,逐步织密排灌结合、互联互通的六安水网体系。

——打牢六安水网之

六安境内水库、湖泊和蓄滞洪区众多,承担着削减洪峰、调蓄洪水的重要作用,也是洪水资源利用、调节丰枯不均的重要场所,发挥着防洪减灾和供水兴利的巨大效益。河道、湖泊和灌区上的闸站具有蓄水、泄水、分水、排水、提水等功能,是上下河段、内外水系连通的节制枢纽和调节水位、调控水量的控制节点。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千库万塘及横排头、红石咀、龙河口(梅岭、牛角冲)等控制性调蓄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水网多目标功能,实施湖泊治理、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库建设,更新改造或扩大闸站枢纽,破解蓄泄矛盾系紧水网之结。

按照六安市水网建设的总体目标,统筹协调水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全面构建完善达标的防洪减灾体系、安全可靠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现代高效的水利管理体系,构建六安水网,支撑六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3.2 具体任务

1)完善防洪排涝体系

持续推进淮河干流治理、骨干河道治理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提高防洪保安水平;进一步完善行蓄洪区建设,对城西湖、城东湖等周边圩口进行分类治理;完善骨干河道超标准洪水应对方案;加强易涝区治理,完善主城区排涝体系;建设标准较高、设施完备、保护生态、智能高效的洪涝综合防治体系和配套完善的非工程措施体系,强化洪水预警和风险管理,不断增强洪涝科学调度与社会化管理能力,逐步提高调控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打造与六安市发展相适应的蓄的住、防的固、排的出的体系完备、标准适宜、安全可靠、协调配套的现代防洪减灾体系,保障六安城乡防洪排涝安全,有效降低洪涝灾害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2)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在保障合理用水需求增长的前提下,控制经济社会用水总量,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把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区域发展的刚性约束,优化调整人口分布与产业布局,实现经济社会布局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模式;严格用水总量与用水强度双控制,全面评估现状供水能力,科学预测供水增长,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以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突破口,强化节水措施,全面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用水效率与效益;在节水优先、以水定需、优水优用、保障生态的前提下,统筹河道内外的用水要求、统筹各类水源的供水能力、统筹各类用户的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供水水网,通过响洪甸引水等工程建设完善城区供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确保中心城区供水安全。

3)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遵循水量、水质、水生态三者统一的水资源管理基调,秉承自然恢复和治理修复相结合的方针,系统治理水流流态、自然形态、水体质量、水循环条件。从源头推进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健康的水环境系统,强化水环境承载能力约束。通过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质量修复,实现区域内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打造水清、岸绿的城市及区域生态环境。通过水土保持、水系连通、生态廊道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从空间和功能两个维度推进水生态网与国土空间的深度融合,构筑大别山区生态安全屏障。

4)构建智慧水网

坚持大系统设计、分系统建设、模块化链接的原则,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建设,以构建数字化场景、开展智慧化模拟、支撑精准化决策、保障网络化安全为路径,以算据、算法、算力建设为支撑,加强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六安智慧水网体系,大力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水平,赋能推动新阶段六安水利高质量发展。

5)打造现代化管理体系

根据六安市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动能转换的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完善六安市水网建设的体制机制为目标,提升水管理服务水平,着力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法规完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快河湖空间管控、水资源监管、水生态保护、水工程建设管理改革、水行政体制改革、水利投融资创新、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发展与改革;逐步建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权责明确、监管有力、协调有序、运行高效的现代化水利管理体系,支撑和保障六安市水网建设,全面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4 总体布局

2.4.1 六安市国土空间格局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基本原则,六安市提出了构建中心集聚、轴带引领、山河共保、岭原固本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中心集聚:重点建设“1132”的城镇空间格局,包括1个六安市主城区;1个金寨一叶集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霍邱、霍山、舒城3个县城;马店、杭埠2个产业新城。

轴带引领:重点打造合六同城化发展主轴、淠河生态经济带和大别山魅力发展带。

山河共保:构筑山河湖岭相辉映的生态空间格局,众水分流入江淮。

岭原固本:切实保护耕地。强化江淮分水岭地区与沿淮平原地区农业主体功能,拓展农业发展分片区推进三园一体建设。

2.4.2 安徽省级水网布局

1)总体布局

依据国家水网总体布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基于全省自然水系分布、经济社会发展布局 、水资源禀赋、水利工程体系等基础条件,构建纵横江河担纲、交错水系织目、湖库闸站系结的安徽水网总体布局,对上与国家骨干水网主动衔接 ,对下向市县水网延伸覆盖,形成排水畅通、蓄水安全、输水顺畅和江淮贯通、干支连通、湖库连接的现代水网工程体系,充分发挥南北共保 、东西互济、排灌结合的安徽水网功能作用,筑牢安徽水网。

纵横江河担纲——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长江、淮河纵横江河担纲两大江河干流横贯安徽东西,引江济淮纵贯安徽南北,南水北调东线向安徽配置水源。同时,利用横贯东西的新安江,再增辟横贯东西的江淮分水岭输水通道(淠河总干渠~滁河干渠~滁河)和纵贯皖东地区南北的驷马山引江调水工程,构建安徽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交错水系织目——分布在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坪区、皖南山区等密集天然水系和人工河道,以及淠史杭灌区、驷马山灌区等庞大灌溉渠系,通过淮河干流、长江干流、新安江干流、江淮分水岭输水通道和引江济淮、南水北调东线、驷马山引江输水干线,实施江河畅通、通道贯通、水系沟通、河渠连通,实现跨流域丰枯调剂、跨区域水量调配,逐步织密排灌结合、互联互通的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坪区、皖南山区分区水网和市县水网。

湖库闸站系结——安徽境内水库、湖泊和蓄滞洪区众多,承担着削减洪峰、调蓄洪水的重要作用,也是洪水资源利用调节丰枯不均的重要场所,发挥着防洪减灾和供水兴利的巨大效益。河道、湖泊和灌区上的闸站具有蓄水、泄水、分水、排水、提水等功能,是上下河段、内外水系连通的节制枢纽和调节水位、调控水量的控制节点。在充分利用现有湖库和闸站的基础上,结合水网多目标功能,实施湖泊治理、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库建设,更新改造或扩大闸站枢纽,破解蓄泄矛盾系紧水网之结。

2)分区布局

淮河干流和长江干流贯穿安徽境内,依据地形特点、水系特征和水旱特性,全省可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坪区、皖南山区等四大分区。经过70多年建设,四大分区基本形成了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水旱灾害治理工程体系。依托淮河干流长江干流特别是贯通江淮的引江济淮输水通道,连通了沿线众多河湖水系和连接了众多闸站枢纽,形成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淮北平原水网、江淮丘陵水网、沿江坪区水网、皖南山区水网,逐步实现组网联网和互联互通。

淮北平原水网。以改善排水条件、增强输水能力、保障城乡用水、压采地下水等为主要目的,推进淮河干流整治和支流治理,实施河湖畅通、水系连通,增强洪涝排泄能力,依托淮河干流过境水源和引江济淮、南水北调东线等外调水源利用淮河干流、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界宿新河(规划)~新汴河等三条横向骨干河道和沙颍河、西肥河、涡河、淮水北调等四条纵向骨干河流,挖掘采煤沉陷区和骨干河道调蓄能力,构建三横四纵、干支相连的淮北平原水网骨干框架。

江淮丘陵水网。以开辟输水通道、增强抗旱能力、推动水源置换、补充生态基流等为主要目的,推进水库和引调水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调控,依托大别山水库群优质水源及巢湖、瓦埠湖水源和引江济淮、驷马山等引江水源,利用淠史杭和驷马山输水干渠,链接董铺、大房郢、众兴、江巷等大中型水库调蓄场所,形成横贯东西的江淮分水岭输水通道(淠河总千渠~滁河干渠~滁河),与引江济淮、驷马山引江共同构建一横两纵、优水优用的江淮丘陵水网骨干框架。

沿江坪区水网。以改善排涝条件、促进水体流动等为主要目的,推进江河湖库治理,实施水系连通,提升洪涝调控能力,依托长江干流及当地主要支流和陈村、港口湾、花凉亭等大型水库优质水源,利用引江济淮双线引江线路和沿江裕溪河、青弋江、水阳江、皖河、西河、秋浦河等丰富水系,连接华阳湖群、菜子湖、白荡湖、升金湖和陈村、花凉亭、下浒山等水库调蓄场所,构建一横多纵、河湖连通的沿江坪区水网骨干框架。

皖南山区水网。以抗御山洪冲击、增强蓄水能力、涵养源头活水等为主要目的,推进新安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治理,加快蓄水工程建设,提升水源保护和水资源调蓄能力,依托新安江干流和水阳江上游丰富水源,利用皖南山区丰富河溪和密集堰坝,连接南漪湖和港口湾、月潭、丰乐等水库调蓄场所,构建一横一纵、分片组网的皖南山区水网框架。

2.4.3 六安市级水网总体布局

以洪涝总体可控、供水安全可靠、用水节约高效、河湖生态良好为水网建设的总体目标,把确定水生态空间管控格局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支撑条件,把水资源配置与连通工程作为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举措,把提高重点江河防洪标准和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作为提高防洪除涝的稳固抓手,把管理制度与行业能力建设作为水利保障的组成部分,努力构建以保护为前提,以发展促保护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针对六安市水资源特点,依托主要江河流域水系特征,以自然河湖水系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智慧化调控为手段,集防洪减灾、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通、蓄、连、控并举,着力构建三横四纵输水之、织密百河千渠联水之、打牢千库万塘蓄水之的水网格局,加快六安现代水网建设,发挥防治水灾害、配置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的综合作用。

——“三横四纵

三横:淮河干流、杭埠河2条自然水系,以及淠河总干

1条输水通道,构成3条东西向重要输排水通道。

四纵:淠河、史河、汲河3条自然水系,史河总干渠1条输水通道,构成4条南北向重要输排水通道。

——“百河千渠

全市流域面积50km2以上河流99条,淠史杭灌区斗渠以上渠道1159条。

——“千库万塘

全市1000余座库湖闸站、10万余口塘坝。

2.4.4 构建上下衔接的水网体系

1)加强衔接省级水网

六安水网在省级水网总体布局中的定位

六安水网是安徽省级水网规划布局纵横江河担纲、交错水系织目、湖库闸站系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省级水网分区布局中四大分区之一江淮丘陵水网,六安的淠河总干渠是江淮丘陵水网一横两纵一横。同时,六安的大别山水库群以及淠史杭灌区提供了优质大水源和输水大通道,是省级水网组网联网、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支撑。

为更好完成省级水网赋予六安的任务和使命,应充分利用区域水资源总量丰富的特点,重点提升防洪减灾、水资源调蓄、水生态保护水平,在保障自身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的基础上,将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向合肥等省内临近地区输送,助力实现全省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

省级水网对六安的相关谋划与安排

在防洪安全方面,省级水网确定六安城市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县城及工业园区防洪标准为2050年一遇;提出了增强洪水调蓄能力,畅通淮河中游、淠河、史河、杭埠河等防洪排涝通道,对城西湖、城东湖等分蓄洪区实施综合措施,确保蓄滞洪区及时、有效、安全运用;推进史淠片等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

在供水安全方面,省级水网提出了加大引调水工程、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水源调蓄工程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库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新建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合六淮蚌城市供水水源工程、临淮岗枢纽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等,为六安市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城乡供水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在水生态保护方面,省级水网规划提出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引调水工程生态廊道建设、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推进淮河岸线综合整治与水生态修复工程、六安市城区河湖活水及水生态治理工程、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程、圩区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淠河总干渠-滁河干渠清水廊道治理与保护工程、安徽省淮河重点湖泊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等。

在智慧水利方面,省级水网提出在淠河、史河等主要支流及系统治理的中小河流治理中先行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在梅山水库、佛子岭水库、响洪甸水库、淠史杭灌区、合六淮蚌城市供水水源工程等引调水工程、大中型水闸、泵站、水文站等项目中积极开展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

2-2  六安水网规划与省级水网的衔接与联系表

相关布局

六安水网规划与省级水网的衔接与联系

省级水网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

纵横江河担纲

长江淮河两大江河、引江济淮、南水北调东线、新安江、江淮分水岭输水通道(淠河总干渠~滁河总干渠~滁河)和驷马山引江调水工程,构成安徽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六安市河流分属淮河、长江两个流域,淮河为六安水网三横四纵骨干输配水通道之一。此外,江淮分水岭由西南向东北横贯六安,属于安徽省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的淠河总干渠同为六安市水网骨干输配水通道的基础。

交错水系织目

包括境内密集的天然水系和人工河道,以及淠史杭灌区、驷马山灌区等庞大灌溉渠系,通过各大输水通道,实施江河畅通、通道贯通、水系沟通、河渠连通,实现跨流域丰枯调剂、跨区域水量调配,逐步织密排灌结合、互联互通分区水网和市县水网。

六安市水网规划通过加强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与区域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互联互通,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调控自如的河湖连通体系,为省级水网组网联网和互联互通提供工程基础支撑。其中,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第一大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其中六安市457.3万亩。灌区以六座大型水库为骨干水源,灌区输配水系统为脉络,大中小微工程互相补充,为奠定安徽粮食主产省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

湖库闸站系结

在充分利用现有湖库和闸站的基础上,结合水网多目标功能 实施湖泊治理、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库建设,更新改造或扩大闸站枢纽,破解蓄泄矛盾,系紧水网之结。

六安境内大水库、湖泊和蓄滞洪区众多,发挥着防洪减灾和供水兴利的巨大效益。以六安市大别山区六座大型水库及横排头、红石咀、龙河口(梅岭、牛角冲)等控制性调蓄工程为基础,充分挖掘现有工程的调蓄能力,加快推进符合区域发展战略的控制性调蓄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强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提升水资源调蓄能力,发挥工程综合功能和效益,打牢水网之

分区布局

江淮丘陵水网 

 

推进水库和引调水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调控,依托大别山水库群优质水源及巢湖、瓦埠湖水源和引江济淮、驷马山等引江水源,利用淠史杭和驷马山输水干渠, 链接董铺、大房郢、众兴、江巷等大中型水库调蓄场所,形成横贯东西的江淮分水岭输水通道(淠河总干渠~滁河干渠~滁河),与引江济淮、驷马山引江共同构建一横两纵、优水优用的江淮丘陵水网骨干框架

六安水网属于省级水网四大分区之一江淮丘陵水网,是江淮丘陵水网一横两纵的重要组成,淠河总干为一横。同时,六安的大别山水库群以及淠史杭灌区提供了优质大水源和输水大通道,是省级水网组网联网、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支撑。

省级水网防洪安全布局

增强洪水调蓄能力

省水网提及:新建东河口中型水库,适时解决大中型水库遗留的库区移民问题。

畅通防洪排涝通道

淮干

省水网提及:重点推进淮河中游综合治理,开展河道疏浚、生产圩治理。

淠河

省水网提及开展河道整治、堤防加固、岸坡防护等

史河

省水网提及:开展河道整治、堤防加固、护坡护岸、闸坝建设等

杭埠河

省水网提及:开展河道整治、堤防加固等,提升舒城县城、千人桥圩、杭埠大圩的防洪标准。

主要湖泊治理

省水网提及:城西湖、城东湖等湖泊通过河口扩建或新建排洪(涝)站,疏浚支流河道等,解决洪涝水出路问题,湖泊圩口分类治理、分级管理,适当加固重要圩堤,对现有的涵闸、泵站进行改造,疏浚排水干沟,完善防洪排涝体系。

确保分蓄洪区分蓄洪功能

城西湖、城东湖

省水网提及:城西湖、城东湖等分蓄洪区通过建设保庄圩(安全区)、庄台、进退洪设施、涵闸、泵站、撤退路等综合措施,确保蓄滞洪区及时、有效、安全运用。

姜唐湖

省水网提及:姜唐湖行洪区实施加固堤防工程,提升防洪能力。

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省水网提及:确定六安城市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县城及工业园区防洪标准为2050年一遇。

推进重点涝区排涝

能力建设

省水网提及:史淠片等易涝区进行大沟疏浚、设置撇洪沟渠、设置自排涵闸和排涝泵站等。

省级水网水资源配置布局

江淮丘陵

省水网提及:研究实施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包括合六淮蚌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尾部灌区抗旱水源保障工程等,挖掘当地供水潜力,同时实现引江济淮与淠史杭灌区渠系联通,依托外水补源,保障江淮分水岭中西部供水安全。

省级水网水生态保护布局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省水网提及:加强杭埠河、东淝河、响洪甸水库等江河源头区及水源涵养区、重要水源地的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大别山区、江淮丘陵区等江河源区及重要水源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河流生态廊道建设

省水网提及:实施长江、淮河岸线综合整治与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六安市城镇型河流廊道保护与建设。

省级水网智慧水利布局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省水网提及:全要素监测体系建设,动态感知能力建设。

数字孪生流域

省水网提及:在淠河、史河等主要支流及系统治理的中小河流治理中先行建设数字孪生流域。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

省水网提及:在梅山水库、佛子岭水库、响洪甸水库、淠史杭灌区、合六淮蚌城市供水水源工程等引调水工程、大中型水闸、泵站、水文站等项目中积极开展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

 

2)加快构建市级水网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网建设的需求,依托省级水网的调控作用,以区域内自然河湖水系和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施等为基础,构建与省级骨干水网互联互通的市级水网,并指导县级水网建设,加强与省级骨干网、县级水网上下衔接融合,重点解决六安市流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调配问题,进一步疏通拓展中小河流、供水管网、灌排渠系等水网毛细血管,提高供水灌溉保障水平,改善区域河湖生态环境。六安水网依托六安市主要江河流域水系特征,提出了三横四纵输水之、织密百河千渠联水之、打牢千库万塘蓄水之的水网格局,积极融入、衔接安徽省级水网、国家水网,保障区域水安全。

3)积极推进县级水网

依托上级水网布局,结合县域内河湖水系与水利基础设施,加强本地水网与上级水网的互联互通,推进本地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县域水安全保障能力。

 

第三章 达标升级 筑牢防洪除涝安全防线

3.1 总体思路与格局

六安市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河流均发源于西南部大别山北坡山地,自西南向东北逐渐过渡为丘陵平原区。本次规划遵循全面规划、分区防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全面提升六安市防洪减灾能力为目标,以六安市主城区、县城(城区)及沿线主要圩区为保护重点,各河道分区防守,因地施策,同时与淮干及巢湖充分协调,服从大局,按照蓄泄兼筹,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总体策略,统筹兼顾,构建措施完备、标准合理、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

上蓄。依托梅山、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龙河口等已有的6座大型水库,并结合供水需求新建具有防洪功能的天仓、东河口等中型水库;充分发挥洪水调蓄作用,削减上游洪峰,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全面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

中防。以淠河、史河、杭埠河、丰乐河、汲河、沣河等骨干河道治理为主线,以六安市主城区、各县城(城区)防洪标准提升建设为重点,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系统治理,完善防洪屏障。

下滞。协调好与淮干及巢湖行洪、蓄洪的关系,协调好防洪与治涝的关系,结合淮河干流防洪布局及要求,进一步实施行蓄洪区圩口治理,加强洼地及重点涝区治理。

3.2 防洪排涝标准

1)防洪标准

综合考虑六安市主城区、各县城(城区)经济人口发展水平、城市定位以及受洪涝灾害后带来的影响与危害,结合《安徽省灾后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安徽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安徽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确定六安市主城区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叶集、金寨、霍山、霍邱、舒城等县城(城区)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保护舒城县高铁站、舒城县工业园区的千人桥圩、杭埠大圩维持50年一遇防洪标准,淠河、史河、杭埠河及其支流丰乐河、汲河、沣河等骨干行洪河道除城市段外沿线圩区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独山镇段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其他中小河流防洪标准确定为1020年一遇。

2)治涝标准

六安市主城区治涝标准为30年一遇,县城(城区)治涝标准为20年一遇,乡镇等重点涝区治涝标准为1020年一遇,其他保护村庄或农田的涝区治涝标准为510年一遇。

3.3 畅通防洪排涝通道

3.3.1 骨干河道治理

六安境内骨干河道包括淮河流域的淠河、史河、汲河、沣河、东淝河,巢湖流域的杭埠河等河流,各河流均发源于大别山区及丘陵岗地,洪水汇流集中,峰高量大,陡涨陡落,易造成灾害。本次规划坚持蓄泄兼筹的方针,按照各河道分区防守,进一步完善防洪体系。

淮河干流。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略要求,完善淮河防洪体系。在完成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淮河中游洪水通道,增强河道滩槽泄洪能力,推进河道整治、堤防提质、滩区圩口分类整治、滩区不安全人口迁移保护,提升洪水防御能力。

淠河。进一步完善淠河防洪体系。对淠河横排头上游河道进行疏浚,在淠河上、中、下游分别新建黑石渡、单王、冯瓴拦河坝工程稳固河势;对下符桥圩、庙岗集圩、西河口圩、民康圩等堤防进行加固,对单王圩、马六圩、民生圩等堤防进行防渗处理,对迎流顶冲易受冲刷的岸段进行护坡护岸,完善堤顶防汛道路。对西淠河、漫水河、黄尾河、燕子河、宋家河等中小河流进行治理。

史河。规划修复金山等拦沙坎,新建五里拐、园艺场等拦河坝,减缓河床下切、稳固河床。开展河道整治、堤防加固、涵闸建设,并对红石嘴枢纽下游两岸堤防进行岸坡防护,扩大河道排洪能力。此外,对牛山河、白水河等中小河流进行治理。

汲河。按照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的治理思路,规划实施城东湖蓄洪区流域系统治理,通过上游新建白塔畈水库,拦蓄部分洪水;中游实施汲河河道整治,恢复河道原设计泄洪能力,巩固保庄圩防洪能力;下游建设排湖泵站,打通内水外排通道;实施蓄洪区66处圩口分类治理,保障蓄洪区蓄洪库容的有效性,提高城东湖蓄洪区分蓄淮干洪水能力,同时完善城东湖流域内防洪工程体系,提升固镇镇防洪标准,保障群众防洪安全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蓄洪区及时有效运用。

东淝河。规划对东淝河六安境内全段河道进行治理,主要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完善两岸堤防工程,并对岸坡失稳段进行防护。

杭埠河。规划对龙河口水库溢洪道~白马宕桥等河段存在的堤防单薄、河道岸坡崩塌严重的问题进行堤防加固、河道整治、穿堤涵闸除险加固等综合治理,对千人桥圩、杭埠大圩等堤防进行达标治理,提升舒城县城、三河镇、千人桥大圩、杭埠大圩及其他万亩大圩防洪标准。此外,对晓天河等中小河流进行治理。

3.3.2 中小河流治理

按照逐流域规划、逐流域治理、逐流域验收、逐流域建档立卡的治理要求,开展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21条中小河流系统治理,通过河道清淤、堤防建设、堤岸整治、建筑物建设等治理措施,实现治理一条、见效一条。结合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下的自然河流存在的堤防不达标、护坡护岸缺少、河道淤积等问题,通过清淤疏浚,完善堤防、护岸工程等措施,有序开展综合治理,全面提升中小河流防洪减灾能力。

3.4 增强洪水调蓄能力

3.4.1 控制性水库建设

六安境内淠河、史河、杭埠河等骨干河道上游均有发挥防洪功能的大型水库,为进一步控制其他河流上游山区洪水,缓解下游沿线防洪压力,根据地形条件选取合适坝址新建水库工程。本次规划丰乐河上游新建天仓、东河口2座中型水库,新建东河口近期为小型水库,远期扩建为中型水库。水库以供水为主,兼有防洪效益。

为了恢复及提高响洪甸水库效益,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规划通过工程防护和库区移民等方式,保护一批、迁出一批水库移民线以下区域居民,充分发挥已建水库防洪供水效益。

3.4.2 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

按照全面消除水库水闸病险问题的目标,积极推进水库水闸安全鉴定,排查病险隐患。遵循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针对不同型式、不同功能、不同病险问题对症下药,制定合理的除险加固措施,加快存量的80座病险水库、6座水闸除险加固,持续开展水库水闸安全鉴定,对出现安全隐患的水库水闸随病随治,保证水库水闸安全运行。

3.5 确保行蓄洪区功能

3.5.1 行蓄洪区建设

加快实施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通过新建、加固保庄圩、庄台、进退洪设施,涵闸、泵站、撤退道路等综合措施,确保行蓄洪区及时、有效、安全运用。实施淮河行蓄洪区居民迁建工程,就近迁入安置行洪通道内的不安全人口和庄台超容量居住人口,为干流行洪通畅、行蓄洪区及时运用创造有利条件,有效改善迁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此外,有序推进行蓄洪区圩口整治、行洪区堤防除险加固、新建蓄洪区等项目,补齐防洪短板。

1)城西湖、城东湖治理

考虑城西湖、城东湖圩口现状情况及对行蓄洪的影响,将圩口分为三类。保护耕地面积1000亩以上,对湖区及河道行洪基本无影响的圩口划分为类圩口,规划退建、加固圩堤,但控制堤顶高程不超过蓄洪区设计蓄水位,其中,耕地面积大于5000亩的圩口确定为20年一遇防洪标准,耕地面积小于5000亩的圩口确定为1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耕地面积1000亩以下,对湖区及河道行洪基本无影响的圩口划分为类圩口,规划维持圩口现状,不宜布局建设村镇及其他重要基础设施;侵占湖区或河道行洪断面的圩口划分为类圩口,限制圩区建设发展,有条件逐步清退。

规划退建、加固类圩口堤防,并新建、重建排涝涵闸、排涝泵站,开挖疏浚排涝沟渠、撇洪沟,以满足区域排涝需求。同时,对城西湖中隔堤进行填塘压渗处理,对城东湖周边岸滩淘刷、崩退的位置进行护岸防护。

2)姜唐湖

进一步完善姜唐湖堤防工程及排涝体系,规划对六安市范围内堤防进行加固,扩建堤顶道路;拆除重建姜家湖站和四清河节制闸,清淤疏浚四清河排涝大沟等。

3)巢湖流域新建蓄洪区

结合巢湖流域防洪治理工程,在遭遇高标准洪水时,在流域内合理安排低标准圩口作为蓄洪区有序启用进洪,以消纳超额洪水,降低防洪风险。对此,在丰乐河沿线新塘圩、柏林圩新建蓄洪区,并加高加固蓄洪区堤防,新建进退洪设施,对圩内人口进行外迁安置。

3.6 山洪灾害防治

立足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山洪灾害严重、影响人口较多的86条山洪沟为重点,优先开展近期发生过山洪且影响较大的重点山洪沟按照护、通、导的原则进行治理。

坚持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健全监测、通讯及预警系统;持续开展群测群防和教育宣传;加强政策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最大限度提高防御山洪灾害能力,减少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7 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1)加强主城区防洪安全

六安市主城区分布在淠河下游两岸平原洼地,防洪安全主要受淠河及河系内凤凰河、山源河洪水影响。规划通过完善堤防、护岸工程,使六安市主城区防洪标准提升为100年一遇,确定淠河城区段两岸堤防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凤凰河 g312 国道 以下段两岸防洪标准100年一遇、g312 国道以上城区段防洪标准50年一遇。山源河及其东、西支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东支东、西岔及西支东、西岔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东淝河西支、桃园河按近期20年、远期5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河道整治;月亮岛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

规划补齐淠河城区段防洪缺口,结合生态和城市景观,窑岗嘴大桥上游右岸新建堤防4km,并针对因河床下切及水流冲刷影响岸坡稳定的岸段进行岸坡防护16km,对部分堤防达标升级。凤凰河规划向上游延伸两岸堤防工程至规划主城区边界,并治理其支流樊通桥渠下涵汇口段。有序推进山源河、东淝河西支、桃园河治理。

2)县城防洪标准提升建设

叶集城区位于史河右岸,规划提高叶集城区防洪标准至50年一遇。史河叶集城区段现状堤防能防御50年一遇洪水,主要进行岸坡防护及堤防固脚。同时,对主要支流马道河、沿岗河进行清淤疏浚,完善堤防工程。

金寨县城位于史河沿线,规划通过拆除重建或新建史河两岸防洪墙工程,保证金寨老城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远期研究红石嘴枢纽改造提升,在有条件情况下提高老城防洪标准至50年一遇。史河右岸金寨新城段堤防能够防御50年一遇洪水,规划进一步按照堤顶宽6m培厚加固,并进行岸坡防护及堤防固脚;同时,对主要支流洪家河、潘冲河、三岔河县城不达标段进行治理,对于支流下游史河总干渠排洪能力不足的问题,规划在洪家河上游新建分洪道将洪水分至史河。此外,对东部新城段仙花河、马道河及中河进行疏浚整治,以保证东部新城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

霍山县城位于淠河上游两岸,规划提高霍山县城防洪标准至50年一遇。现状淠河两岸堤防均能防御50年一遇洪水,本次主要对左岸双山湾圩、高桥湾圩段及右岸支流汇口位置新建、加固护岸,并对主要支流柳林河、高庙河、幽芳河、新天河进行清淤清障,完善堤防及护岸工程。

霍邱县城位于城东湖与城西湖之间,为充分保证县城的防洪安全,结合城市发展规模及需求,规划对局部地势较低易受洪水威胁的区域进行防护。

舒城县城位于杭埠河以北,规划舒城县城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考虑杭埠河沿线保护舒城县城的城南大圩已满足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主要对穿城而过的朱槽沟河进行治理。规划对县城未治理段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及堤防加高加固,并在孔集渡槽下游新开分洪道经杭北干渠进入杭埠河,新建分洪闸、杭北干渠节制闸及入杭埠河的泄洪闸。此外,为避免朱槽沟河上游洪水进入县城,规划拓宽杭北干渠豹子湾泄水闸以下至朱槽沟河泄洪河道,在左岸新建堤防,并延伸朱槽沟河右岸堤防与g346公路相接,实现封闭的防洪屏障。

3)完善城市排涝体系

进一步完善六安市主城区排涝体系,建立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排涝格局,重点围绕均河、蒋家沟、大雁河、苏大堰、城西河、秋岔河等城市内河及所在雨水分区,针对排涝能力不满足规划30年一遇治涝标准的河道进行治理;新建城西河高排通道;在河口新建、扩建排涝涵闸、泵站。远期利用公园、广场等建设地下蓄水池,在有条件情况下,可研究城区排水深隧工程,兼具排水及调蓄功能。

为了确保各县城(城区)排涝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通过新建蓄滞湖,新建、拓宽整治排水沟渠、撇洪沟,新建、加固排涝涵闸和泵站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各县城的排涝能力。

3.8 推进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

规划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上游以疏浚排涝干沟为主,在洼地与岗畈过渡地带设置撇洪沟渠,扩大排水出路;下游低洼地、沿河湖圩区疏浚排涝沟渠,设置自排涵闸和排涝泵站,完善低洼易涝区排涝体系。

针对六安市主要涉及的史河下游区、东西湖区、淠河下游区、水库上游区、巢湖闸上区5个三级涝区,主要采取新建、疏浚排涝干沟、撇洪沟,新建、加固排涝涵闸、排涝泵站等措施;部分洼地现状无堤防保护,频繁受淹,极易受洪涝灾害威胁,如西汲河洪集至储渡口段左岸西汲河与二道河、油坊河三股洪水洪泛区,为彻底消除其洪涝风险及淹没隐患,规划实施洼地居民外迁安置。

3.9 强化洪水风险管控

进一步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深入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时代防灾减灾新理念,通过提高洪水应对能力、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决策支持系统、加强洪水风险管理、提高河湖监管能力等措施,提高洪水应对能力。

1)加强超标洪水防御

编制高水位超标准防御预案,逐步形成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体系,针对超标准洪水,定概念、定节点、定标准、定目标、定措施,充分发挥现有工程潜力,科学制定控、守、弃、撤等具体措施,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建立地方政府主导、水利行业技术支撑、相关行业部门协同的防御机制,形成超标准洪水防御工作合力。

2)提高洪水应对能力

主要以六安市主城区、各县城(城区)为重点保护对象,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积极应对洪涝灾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制定超标准洪水影响地区的撤退方案,发生超标准洪水时,充分发挥水库拦洪、削峰、错峰作用,并利用河道及堤防超高强迫行洪,以六安市主城区、县城(城区)、保护耕地及人口较多的重要圩区为重点,视雨情、水情和工情,相机运用上游一般圩口破圩分蓄洪水。

3)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决策支持系统

加强水文基础设施维护和洪水预报能力,充实气象站网、雨量站网、水文站网等有关监测系统,推广自动监测手段,扩大实时在线监测范围,提升水安全智能监测感知能力。结合智慧水利建设,依托数字孪生流域,集成区域洪水联合预报模型、洪水演进模型,补充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决策支持体系,全面提升防汛管理水平,保障防汛安全。

4)加强洪水风险管理

健全防洪工程管理体系,建立河道管理良性循环运行机制,加强河道检查及执法,确保河道行洪畅通。各重点防洪保护对象应积极推进洪水风险管理,科学指导流域防洪建设、防洪调度,实施、指导和强化洪水风险管理和灾害应急管理,并编制洪水风险图。加大以《防洪法》为主的防洪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增强群众防洪意识和自律意识,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防洪减灾。

(5)提高河湖监管能力

    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工作,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涉及河湖管理保护的行政职能,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全面提升河湖管理保护执法监管能力。建立覆盖河道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河长制一河一档台账体系。建立六安市一河一策管理保护监管信息系统。提供实用、方便、高效的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河湖管理精细化、现代化,全面提高河长制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10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根据国家、省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海绵城市理念,聚焦城市内涝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巩固、污水处理收集效能提升,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扎实推进水源地保护、流域渠河治理、人居环境提升和智慧水管家工作,致力于打造江淮流域红绿相融洪涝统筹的智慧海绵城市建设典范

蓝绿交织,保留自然蓄水空间。积极推进已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持续推进增绿提质工程,加强城市防洪能力建设,提高易涝地区排涝能力,解决全市域防洪能力提升和大格局洪涝统筹的问题。

精准施策,提升老区排水系统。结合城市更新因地制宜实施源头减排、排水管网改造、雨水泵站改造、调蓄设施建设,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全面提升老城区水环境。

严格管控,高标准建设海绵新区。新城区以目标导向,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管控要求,合理规划利用城市排涝河道,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管控要求,合理规划利用城市排涝河道,高标准建设排水防涝系统;严格执行雨污分流制度,高标准建设污水系统。因地制宜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通过多种设施组合应用,扩大城市透水面积。

洪涝统筹,完善排水防涝设施,综合统筹超标径流行泄通道、调蓄空间、泵站、管渠、源头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构建排水防涝设施体系,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多源拓展,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开发雨水资源利用,完善源头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实现雨水的低碳循环;加强再生水利用,利用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优先补充河道生态补水。

活水灵动,完善城区畅流设施。规划对均河、蒋家沟、河西河、安丰明渠、小高堰等水系进行生态型改造,通过优水优用、活水调度、水生态系统构建、生态岸线改造、水系生态绿廊建设等,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提升六安城市能级。

专栏1  防洪排涝工程

畅通防洪排涝通道

骨干防洪通道治理:完成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研究推进安徽省淮河中游综合治理工程(安徽省淮河中游中等洪水通道扩大工程)、巢湖流域防洪综合治理工程。

主要支流治理:实施淠河防洪治理、史河防洪治理、杭埠河治理工程,谋划推进淠河、史河、杭埠河、东淝河综合治理。

中小河流治理:有序实施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21条中小河流治理,谋划推进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下的18条中小河流治理。

确保行蓄洪区功能

行蓄洪区建设:实施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姜唐湖行洪区堤防除险加固工程,谋划研究新建新塘、柏林蓄洪区。

不安全人口迁移保护:实施淮河行蓄洪区居民迁建工程,谋划推进淮河干流滩区居民迁建工程。

圩口整治:谋划研究淮河干流生产圩分类整治工程、城东湖、城西湖蓄洪区及入河河道整治工程。

增强洪水调蓄能力

水库工程:规划新建天仓、东河口2座中型水库,新建仙人桥等20座小型水库,谋划研究响洪甸水库蓄洪影响处理工程。

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实施存量的1座中型水库、79座小型病险水库、6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对按规定开展安全鉴定新增的病险水库水闸,及时实施除险加固。

推进山洪灾害防治

治理山洪沟86条。

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完善六安主城区城市防洪体系建设;谋划开展县城和重要集镇防洪工程建设。

推进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

实施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谋划推进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工程,研究沿淮沿巢易涝区治理,逐步完善六安市主城区和县城排涝体系。

 

第四章 优化配置 打造全方位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4.1 基本思路与布局

在淠河、史河、杭埠河、淠河总干渠等主要河渠为输配水脉络的基础上,加大与淮河的互联互通以及区域内的水系连通,形成本地水、淮河水、长江水三水互济,淠河、史河、杭埠河灌区三区互通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大别山区。该区域以山区为主,地处淠河、史河、杭埠河等重要水系源头,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由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白莲崖六座大型水库组成的大别山水库群是六安、合肥及淮南市的主要水源,是淠史杭灌区的生命之源,是名副其实的安徽水塔。依托丰富水资源,挖潜蓄水潜力。加大雨洪资源利用,考虑几大水库连通及水库的优化调度;通过水库清淤,增加水库蓄水能力;在有条件的干支流新建中小型水库,增强调蓄能力。

江淮丘陵区。该区域地跨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江淮分水岭地区属于六安市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现有水源明显不足,供水矛盾加剧,依托丰富的水系、渠系条件,实现互通互济。通过淠河与汲东干渠连通工程、杭淠分干渠与淠杭干渠改造工程等工程,实现淠河、史河、杭埠河灌区的互联互通;通过引江济淮、引巢补水、江淮分水岭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等,实现与境外水源的丰枯调剂。

沿淮平原区。该区域为史河供水系统末端,农业灌溉依靠上游来水保证率低,但该区域有淮河干流过境,同时有城东湖、城西湖两个湖泊水源,因此总体发展思路是加大引提水。通过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淮河城西湖连通工程等,加大淮河水的利用;通过新建泵站、电灌站等,加大两湖水的利用;通过反调节库的清淤,实现水库供水能力的提升。

4.2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4.2.1 水资源量

六安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89.1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86.11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23.14亿m3,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不重复计算量为3.01亿m3。六安市境内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0.85亿m3、长江流域18.26亿m395%枯水年六安市地表水资源量为42.21亿m3,约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的一半,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4.2.2 供水工程

六安市现状共有各类水利供水工程设施58.28万处,其

中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1144座;塘坝11.58万座,总库容6.47亿m3;引提水工程504处,规模以上引提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341m3/s

4.2.3 供用水量

六安市2022年总供水量33.22亿m3(考核口径22.77亿m3),其中地表水是主要供水水源,供水32.66亿m3,占98.3%;地下水供水0.075亿m3,占0.23%;其他水源供水0.49亿m3,占1.48%。总用水量为33.22亿m3(考核口径22.77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最大,为28.26亿m3,占总用水量的85.09%;其次是生活用水量,为1.72亿m3,占总用水量的5.16%;城镇公共用水量为0.49亿m3,占总用水量的1.46%;工业用水量为1.51亿m3,占总用水量的4.56%;生态环境用水量为0.88亿m3,占总用水量的2.66%。

4.3 水资源高效利用

4.3.1 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1)用水效率评价

按考核口径计算,六安市2022年人均综合用水量520.1

m3,高于安徽省全省平均值430.4m3;万元gdp用水量113.6m3,高于全省平均值69.4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6.6m3,高于全省平均值29.6m3;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39.7m3,低于全省平均值43.1m3;灌溉亩均用水量321m3,高于全省平均值235.9m3;灌溉水利用系数0.532,低于全省平均值0.55

2)与用水效率红线指标对比

根据六安市2020年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有关控制指标,2020年六安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为25%,万元gdp用水量降幅为35%,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0.5172022年六安市实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36.6m3,较2015年下降39.7%,万元gdp用水量113.58m3,较2015年下降55%,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32,均满足用水效率控制指标。

4.3.2 节水潜力分析

1)农业节水潜力:规划范围平水年灌溉供水量为17.73亿m3,采用平水年灌溉定额计算农业节水潜力,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现状0.532提高到规划年2035年的0.59,可节水1.74亿m3

2)工业节水潜力:现状规划范围工业用水量为2.02亿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可由现状的36.6m3降至2035年的23.3m3,可节水0.73亿m3

3)城镇生活节水潜力:现状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为

17338m3,现状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较低,用水端节水空间较小,通过供水管网改造,城镇供水管网损失由12%降至8%,可节水694m3

4.3.3 节水措施

节水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是实现节水目标的两翼,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工程措施重点是补短板,非工程措施要加强行业监管,是保证节水工程措施实施和有效运行的基础。

1)工程措施

农业节水措施:增加渠道防渗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等。

工业节水措施:实行强制性节水用水措施与标准,安装计量设施等。

城镇生活节水措施:更新改造城市管网。

2)非工程措施

鼓励使用节水器具,合理限制高耗水服务业用水;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安排耕作和栽培制度,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水资源配置等。

4.4 水资源合理配置

4.4.1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未来经济发展新常态,预测六安市规划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2025年六安市总人口453万,城镇化率54%,一般工业增加值66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33亿元;2035年六安市总人口511万,城镇化率63%,一般工业增加值108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61亿元。

4.4.2 需水预测

本规划需水预测分生活、工业、农业、河道内生态、河道外环境等行业分别进行分析预测,基础预测方法为定额法,河道内生态需水采用生态环境功能需水法预测。

多年平均情况下,全市基准年总需水量247044m32025年、2035年总需水量分别达到250402m3260702m3。其中,农业需水量总体上是减少的,由基准年的19179m3减少到2035年的184539m3;工业需水量逐年增加,由基准年的20194m3,逐渐增加至2025年的22157m32035年的26383m3;生活需水量逐年上升,由基准年的30575m3,逐渐上升至2025年的32872m32035年的42367m3

4.4.3 可供水量分析

淠河、史河、杭埠河灌区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开采量较小,主要用于乡镇和农村人饮,规划水平年基本维持基准年地下水开采量;其他水源主要为再生水,仅回用于火电厂部分生产补水、城市和园区的道路广场浇洒及绿化用水。

六安市基准年各类水源工程多年平均总可供水量为24.08亿m3,其中地表水22.42亿m3、地下水0.56亿m3、再生水1.09亿m3;随着区域用水需求的增长,现有工程供水量增加,2025年、2035年,各类水源工程多年平均总可供水量将分别达到25.17亿m326.60亿m3

4.4.4 水资源供需方案

以用水总量为控制,维持现有工程任务,按照河道内生态用水优先、遵循《中西部重点流域淠史杭灌区水量分配》方案、控制开采地下水、合理利用再生水原则,以旬为计算单位逐个节点开展水量平衡分析计算。

现状工程条件下,基准年淠河供水系统多年平均需水量7.31亿m3,供水量7.08亿m3,缺水量0.23亿m3,缺水为农业灌溉,灌溉缺水率在10%以内,灌溉保证率78%,主要体现在淠杭干渠渠道末端;史河供水系统多年平均需水量12.83亿m3,供水量11.94亿m3,缺水量0.89亿m3,缺水为农业灌溉,灌溉供水保证率73%,特别是汲东干渠裕安区段、汲东干渠霍邱县段、沣西干渠霍邱县段渠道末端灌溉缺水率在15%左右;杭埠河供水系统多年平均需水量4.56亿m3,供水量4.49亿m3,缺水量0.07亿m3,农业灌溉供水保证

84%

各供水系统内在建工程较少,在现状工程条件下,进一步考虑在建工程,2025年及2035年,由于总需水量增加,工程供水量相应增加。其中,淠河供水系统需水量分别为7.44亿m37.70亿m3,供水量分别为7.23亿m37.49亿m3,缺水量分别为0.21亿m30.21亿m3,非农业仍不缺水,农业灌溉缺水主要体现在淠杭干渠渠道末端;史河供水系统需水量分别为13.35亿m313.67亿m3,供水量分别为12.47亿m312.99亿m3,缺水量分别为0.87亿m30.68亿m3,非农业仍不缺水,灌溉缺水主要在汲东干渠裕安区段、汲东干渠霍邱县段、沣西干渠霍邱县段;杭埠河供水系统需水量分别为4.54亿m34.69亿m3,供水量分别为4.46亿m34.58亿m3,缺水量分别为0.085亿m30.11亿m3,生活缺水主要体现在东河口、毛坦厂、施桥、双河等乡镇、晓天镇及周边村镇,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略有下降,但仍满足灌区供水保证率要求。

4.4.5 规划供水工程

淠河、史河、杭埠河供水系统布置采取蓄、引、提并举,形成了库、渠、塘、站联合运用和大、中、小型工程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的供水方式;结合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

析成果,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为缓解区域缺水情况,需要

新建一批骨干水源工程。

1)淠河供水系统

淠河供水系统2025年及2035年缺水量分别为0.21亿m30.21亿m3,非农业仍不缺水,农业灌溉缺水主要体现在淠杭干渠末端、江淮分水岭地区等,其中淠杭干渠末端缺水963m3,江淮分水岭地区缺水802m3,其他区域缺水335m3;为缓解淠河供水系统供水紧张局面,考虑大别山四座水库供水能力的提升,比如水库清淤、水库连通,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杭埠河、淠河灌区的互联互通,实现灌区水源丰枯调剂,同时需要考虑渠道之间的连通以及河渠的连通。因此,规划新建东石笋等10座小型水库,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水库清淤工程,龙潭河水库扩容工程提高供水保证率,长岭水库引调水工程,白莲崖水库与响洪甸水库连通工程,淠杭干渠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等。其中位于金安区的东石笋水库、长沙店水库、白石岩水库、龙王岩水库等5座小型水库可解决江淮分水岭地区680m3的缺口,长岭水库引调水工程可解决江淮分水岭地区122m3的缺口。淠杭干渠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及杭淠分干渠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可解决淠杭干渠末端963m3的缺口。新建霍山县桃源河水库、仙人桥水库、百丈涧水库、走马岭水库及笔架河水库等5座小型水库、龙潭河水库扩容工程等可解决其他地区缺水335m3

(2)史河供水系统

    史河供水系统2025年及2035年缺水量分别为0.87亿m30.68亿m3,非农业仍不缺水,灌溉缺水仍主要在汲东干渠裕安区段、霍邱县段,沣东、沣西干渠霍邱县段末端等,其中汲东干渠裕安区段、霍邱县段分别缺水3210m31200m3,沣东、沣西干渠霍邱县段末端缺水量分别为1638m32652m3,灌溉缺水率较基准年略有下降,但灌溉缺水严重情况并未得到真正缓解。为缓解史河供水系统供水紧张局面,规划实施梅山水库清淤工程,龙潭水库扩建、老圈行水库及蝎子山水库清淤工程提高供水保证率,淠河城南枢纽与汲东干渠连通工程可解决汲东干渠缺水3210m3,淮河城西湖河湖连通工程,霍邱沣西干渠渠末灌溉水源保障工程可解决沣西干渠霍邱县段末端缺水量2652m3,霍邱汲东干渠渠末灌溉水源保障工程可解决汲东干渠霍邱县段缺水1200m3、临淮岗枢纽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城东湖与城西湖连通工程,城东湖抬高蓄水位利用工程等可解决沣东干渠缺水1638m3

3)杭埠河供水系统

杭埠河供水系统2025年及2035年缺水量分别为0.085亿m30.11亿m3,生活缺水主要体现在东河口、毛坦厂、施桥、双河等乡镇、晓天镇及周边村镇,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略有下降,但仍满足灌区设计供水保证率要求。为缓解史河供水系统供水紧张局面,规划新建天仓中型水库、东河口等8座小型水库,实施龙河口水库清淤工程,龙河口引水工程,引巢补水工程、杭淠分干渠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等,可解决江淮分水岭地区用水紧张问题,提高应急备用水源的保障程度。

4.4.6 水资源配置方案

在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的范围内,基于高水高用”“优水优用”“多水联用原则,按照当地水、灌区引水、再生水、外调水的供水先后次序,积极开发边界提水,作为沿河湖和渠系末端农业灌溉补充水源,提出六安市规划水平年水资源配置总体方案。

1)分行业配置

2025年,全市多年平均配置水量24.45亿m3,其中城镇生活(含第三产业)2.51亿m3、农村生活(含牲畜)1.44亿m3、工业(含建筑业)2.06亿m3、农业灌溉17.95亿m3、城镇河道内及河道外生态0.49亿m3,分别占配置总水量的10.3%5.9%8.4%73.0%2.4%

2035年,全市多年平均配置水量25.33亿m3,其中城镇生活(含第三产业)3.79亿m3、农村生活(含牲畜)1.41亿m3、工业(含建筑业)2.26亿m3、农业灌溉17.12亿m3、城镇河道内及河道外生态0.74亿m3,分别占配置总水量的14.9%5.6%8.9%67.7%2.9%

(3)分水源配置

    对于地表水,淠河供水系统按照主客统筹、淠杭沟通史河供水系统按照以客为辅、加大引淮、杭埠河供水系统按照本地为主、适度外调的要求进行水资源配置。

2025年,全市配置地表水量23.28亿m3、配置地下水量0.56亿m3、配置再生水量0.61亿m3;淠河、史河、杭埠河供水系统配置总水量依次为7.21亿m312.85亿m34.40亿m3

2035年,全市配置地表水量24.02亿m3、配置地下水量0.56亿m3、配置再生水量0.75亿m3;淠河、史河、杭埠河供水系统配置总水量依次为7.49亿m313.26亿m34.58亿m3

水资源配置中,淠河、史河、杭埠河供水系统供水量符合已有水量分配方案;考虑了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产业结构差异、用水水平等,通过加强节水,规划水平年城镇河道外生态环境全部利用再生水,再生水利用量逐年提高,控制地下水开采量,符合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相关要求;2025年、2035年农业用水占比逐年降低,总配置水量均满足相应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现状工程充分挖潜,通过杭淠干渠与淠杭干渠连通工程,实施淠河城南枢纽与汲东干渠连通工程,实现杭埠河与淠河、史河与淠河之间水量的丰枯调剂;积极开发边界提水,实施霍邱沣西干渠渠末灌溉水源保障工程、淮河城西湖河湖连通工程、新建邵岗、重建刘李、孟集等电灌站,完善多源互济、优水优用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进一步提高各行业供水保障程度。

综上所述,2025年、2035年水资源配置方案和成果是合理的。

4.4.7 特枯年供水方案

在特殊干旱年份,各供水系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为解决该问题,提出特枯水年供水方案。

1)淠河供水系统

淠河供水系统承担着六安市境内霍山县、裕安区、金安区生产生活供水任务,同时承担着境外合肥市生产生活供水任务,本系统境外供水区也是引江济淮工程供水区。在特枯年份统筹上游水库水量调度,视水库蓄水情况启动预留库存水量,用于城乡供水。同时结合省规划实施的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与淠河总干交叉点连通,特枯水年,充分发挥引江济淮工程供水作用,经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向淠河供水系统补水。

2史河供水系统

史河供水系统承担着六安市境内金寨县、叶集区、裕安区、霍邱县生产生活供水任务,同时经红石咀枢纽、史河河道,向史河下游河南省分水。在特枯年份统筹上游水库水量调度,视水库蓄水情况启动预留库存水量,用于城乡供水。同时依托临淮岗工程,提高淮河干流水位,经淮河城西湖河湖连通工程、霍邱沣西干渠渠末灌溉水源保障工程,加大淮河引水量。

3)杭埠河供水系统

杭埠河供水系统承担着六安市境内舒城县、金安区生产生活供水任务,同时经舒庐干渠、龙河口引水工程,分别向合肥市庐江县、合肥市城市生产生活供水任务;舒庐干渠末端灌溉供水范围是引江济淮工程受水区。在特枯年份统筹上游水库水量调度,视水库蓄水情况启动预留库存水量,用于城乡供水。同时为高水高用,充分发挥引江济淮工程供水作用。

4.5 城乡供水保障

——六安市主城区。近期维持现有主城区供水水源格局不变,逐步向周边乡镇延伸覆盖,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同时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研究新建合六城市供水水源工程,作为城区主水源。

——叶集区。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近期维持现有供水格局。2035年,在现有供水工程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需要,逐步调整供水规模。

——金寨县。近期在现有供水工程的基础上,以梅山水库为水源,引水至规划新建三水厂,形成以一、二水厂为主供水厂,三水厂为补充的联网供水格局。2035年,维持2025年城区供水水源格局不变,规划水平年不再新增水源工程,但需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提高供水水源地的水质保障率,提高优质供水和应急供水能力。

——霍山县。城区供水水源为佛子岭水库,城区供水工程满足规划期内供水需求,均不缺水。近、远期规划水平年相应水源体系维持现状,规划水平年不再新增水源工程,但需做好主水源地与备用水源地的保护工作,提高供水水源地的水质保障率。

——霍邱县。近期在现有已建城东湖供水工程的基础上,以淮河为水源,提水至规划新建临淮水厂。2035年,维持2025年城区供水水源格局不变,完建临淮水厂二期工程,扩大水厂规模,进一步挖掘供水工程供水能力,保障城市的用水需求,以城关二水厂和临淮水厂联网,将周边临近乡镇纳入城乡统筹供水范围。

——舒城县。近期依托龙河口水库引水工程,引水至舒城县自来水厂,实现龙河口水库和杭埠河两水源互为备用格局。2035年,维持2025年城区供水水源格局不变,扩大水厂规模,进一步挖掘供水工程供水能力,保障城市的用水需求,以二水厂和永安水厂联网,将周边临近乡镇纳入城乡统筹供水范围。

——远景供水方式。综合考虑供水安全性、可靠性等,远期可考虑六安、合肥、淮南等地跨区合作,研究新建合六淮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共同开发现状水资源,以跨区域合作的方式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使工程效益实现最大化。

4.6 农村供水保障

4.6.1 农村供水安全保障

工程建设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工程建设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标准化、分散供水规范化。首先,对于城区周边乡镇,通过城市管网延伸覆盖,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其次,对于不具备城市管网覆盖条件、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参照城市供水标准,建设规模化供水工程。第三,对于不具备规模化供水条件地区,开展小型工程沉淀、过滤等常规工艺升级改造和膜过滤制水技术推广运用,建设标准化的小型供水工程。最后,对于现阶段难以通过以上3种途径进行覆盖的地区,采取建设小型应急水源工程、扩挖引水渠、清淤大口井和暴雨季节投加絮凝剂等方式,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确保群众生活饮用水安全充足。

运营管理方面。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要求,成立国有企业或引进专业化供水企业,深化农村供水运营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个体私营县域统管转变,实现农村供水规模化运营、专业化管理、标准化服务。2023年底实现叶集区城乡供水统管,2024年实现金寨县、霍山县城乡供水统管和金安区、裕安区农村供水统管,2025年实现霍邱县、舒城县城乡供水统管。

(一)金安区。推进先生店水厂、城北水厂与城市水厂互联互通,东河口水厂与毛坦厂水厂联网供水,2025年底前形成两大供水分区格局。

1.城乡一体化供水分区。延伸城市供水管网,覆盖三十铺、先生店、中店、椿树、孙岗、施桥、张店、双河、横塘岗、城北、淠东、马头、木厂、翁墩和东桥等15个乡镇。

2.西南山区供水分区。东河口水厂日供水能力由3千吨扩建至1万吨,并与毛坦厂水厂联网供水,覆盖东河口、毛坦厂2个乡镇。

(二)裕安区。推进裕安水厂、裕安二水厂与城市水厂互联互通,加快私营水厂兼并,2025年底前形成两大供水分区格局。

1.城乡一体化供水。延伸城市供水管网,覆盖新安、顺河、单王、平桥、徐集、城南、青山、苏埠、韩摆渡、狮子岗、石板冲、分路口、江家店、罗集、丁集、固镇等15个乡镇和石婆店镇部分区域。

2.西南山区供水分区。独山水厂日供水能力由1万吨扩建至3万吨,覆盖西河口、独山2个乡镇和石婆店镇部分区域。

(三)叶集区。2023年完成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全覆盖建设,实现全域城乡供水统管。

(四)霍邱县。利用淮河、城东湖、城西湖充沛的水资源条件,全域推进城乡一体化、区域规模化供水,2025年底前形成5大供水分区格局。

1.城东湖东部供水分区。新建日供水能力5万吨的孟集水厂,覆盖花园、孟集、潘集、彭塔、冯瓴5个乡镇。

2.城东湖西部供水分区。新建日供水能力10万吨的临淮水厂,覆盖临淮岗、新店、城西湖、城关4个乡镇和合霍现代产业园,调整城关二水厂向宋店、三流、岔路、长集、众兴、夏店和曹庙7个乡镇供水。

3.城西湖西部供水分区。邵五水厂从日供水能力1万吨扩建至2万吨,覆盖邵岗、石店2个乡镇。

4.西北部沿淮供水分区。依托王截流水厂、周集水厂、临水水厂联网供水,覆盖王截流、周集、临水、冯井、范桥、高塘6个乡镇。

5.西部丘岗供水分区。龙马水厂从日供水能力1.5万吨扩建至5.5万吨,覆盖马店、龙潭、户胡、乌龙、河口、白莲6个乡镇和经开区。

 (五)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3个山区县按照四化思路,分类推进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提升。

1.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方面。金寨县延伸县城供水管网,覆盖梅山、白塔畈、全军、双河、桃岭、油坊店、麻埠7个乡镇和经济开发区。霍山县延伸县城供水管网,覆盖衡山、下符桥、但家庙、与儿街、佛子岭、黑石渡、落儿岭、诸佛庵8个乡镇。舒城县改扩建永安水厂和延伸县城供水管网,覆盖开发区、城关、千人桥、桃溪、柏林、百神庙、南港、干汊河、棠树、张母桥9个乡镇和开发区。

2.在推进区域供水规模化方面。金寨县建设流波䃥、天堂寨、吴家店、花石、古碑、汤家汇等6个乡镇6处规模以上水厂。霍山县建设太平畈、磨子潭、东西溪、上土市、漫水河、大化坪等7个乡镇8处规模以上水厂。舒城县建设三水厂,覆盖阙店、张母桥、万佛湖、春秋、汤池、河棚、庐镇、山七、高峰、晓天、五显等11个乡镇。

3.在推进小型集中供水标准化方面。金寨县升级改造14个乡镇72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霍山县升级改造8个乡镇60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舒城县升级改造7个乡镇31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

4.在推进分散供水规范化方面。金寨县改造提升572处分散供水工程,霍山县改造提升978处分散供水工程,舒城县改造提升1634处分散供水工程。

4.6.2 农业灌溉供水保障

1)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开展支渠及以上灌排工程体系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系连通及信息化等工程建设,改善灌溉面积660万亩,骨干灌排设施完好率达到90%以上、灌区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

2025年,开展灌排工程体系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主要完成分干渠以上渠道、渠系建筑物的更新改造。构建淠史杭灌区智慧感知、智慧大脑、智慧应用、智能控制、智慧支撑五大智慧体系,提升灌区信息化水平。

2035年,继续开展灌排工程体系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主要完成支渠及渠系建筑物的工程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完善灌区智慧感知、智慧大脑、智慧应用、智能控制、智慧支撑五大智慧体系,初步建成智慧灌区。

2)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2025年,实施裕安区狮子岗灌区、金寨县泗河灌区等11处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至2035年完成金安区横塘灌区、金安区江淮果岭灌区等剩余23处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3)新建大型灌区规划

江淮分水岭灌区。江淮分水岭灌区位于汲东干渠、淠河总干渠以南,淠杭干渠以西,金安区、裕安区、霍山县交界的江淮分水岭区域,灌区规划灌溉面积54万亩,其中农田灌溉面积53.3万亩,果园灌溉面积0.7万亩,规划从淠河总干渠提水,以管灌为主,利用二天门支渠输水至江淮分水岭。

临淮灌区。临淮灌区位于淠史杭灌区、城西湖以北,淮河以南,涉及霍邱县的临水镇、王截流乡、城西湖乡、临淮岗乡及新店镇,通过整合现有的临王段灌区、城西湖两座中型灌区及新增部分灌溉面积形成大型灌区,规划灌溉面积52万亩,其中水田11.8万亩,旱地40.2万亩,规划从临淮岗水利枢纽库区提水灌溉,以管灌为主。

4.6.3 高标准农田协同建设

积极推动在大中型灌区优先建设高标准农田,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升级改造,促进耕地集中连片,稳定或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确保技术措施覆盖面积达到95%以上,土壤ph值保持在5.57.5之间。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水稻区灌溉保证率达到90%,机械化作业条件达到95%,道路通达度达到100%。统筹提升灌区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建设标准,将灌区内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提升灌区支渠以下渠道灌排能力,打造从水源到田间完整的高标准灌排工程体系。加强农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建立监测、评价和管护体系,实现持续高效利用。

4.7 应急供水保障措施

六安城区规划实施合六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形成双水源、一张网、互备用的六安主城区供水格局,以满足城区应急备用水源要求。叶集区规划建设彭洲水库为紧急备用水源地,通过水网一体化工程加强应急供水能力建设,以满足城区应急备用水源要求。金寨县规划以响洪甸水库为应急备用水源,引水至新建三水厂,以满足金寨县城应急备用水源需求。霍山县现状以前进水库为备用水源,基本可以满足应急备用水源需求。霍邱县现状以淮河为备用水源,待临淮水厂建成后,可以形成城东湖、淮河双水源互为备用格局。舒城县以杭埠河、龙河口水库互为备用的城区供水格局,可满足应急备用水源需求。

4.8 供水潜力分析

4.8.1水库连通可行性分析

1)白莲崖与响洪甸水库连通工程

按照优先用横-响-佛区间水,再用佛子岭水库水,最后用响洪甸水库水的调度方式对淠河流域四大水库进行调节计算,梅山水库和龙河口水库单独调算。经过调节计算,各大型水库均有弃水。响洪甸水库兴利库容为9.56亿m3,为几座水库中最大,目前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和白莲崖联合给淠河系统供水,从功能上讲是连通的。考虑到响洪甸水库库容系数为1.05,佛-磨-白三座水库库容系数为0.36,响洪甸水库调蓄能力优于佛-磨-白三座水库。白莲崖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05m,比响洪甸水库正常蓄水位高77m,两水库相距15km,因此可考虑从白莲崖水库引水到响洪甸水库,增加响洪甸水库供水量。此外,水库连通后也可进一步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由于白莲崖水库运行时间较短,缺乏长系列资料,对佛子岭长系列资料与响洪甸水库对比分析。通过统计响洪甸、佛子岭水库1960~2016年长系列逐日水位超过正常蓄水位和汛限水位天数可以看出佛子岭水库日常运行中水位超正常蓄水位、汛限水位时间明显较响洪甸多,存在利用白莲崖水库向响洪甸水库供水的可能性。

响洪甸水库的调洪能力优于白莲崖水库。汛期当白莲崖水库有较多洪水时,可以将部分洪水引至响洪甸水库,利用响洪甸水库防洪库容进行调节、削减洪峰、减轻下游河道防洪压力,同时可有效利用雨洪资源。

考虑到连通工程建设牵涉环保问题、水库防洪安全问题,需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再进一步研究其实施的必要性、水库连通后的供水效益和防洪效益。

2)梅山与响洪甸水库连通工程

响洪甸水库库容系数大且弃水量大,梅山水库库容系数为0.70,小于响洪甸水库,两水库正常蓄水位均为128m,直线距离只有8km,可考虑从响洪甸水库引水到梅山水库,增加梅山水库的供水量。此外,水库连通后也可进一步减轻下游防洪压力。水库连通后的供水效益和防洪效益可在下阶段进一步研究。

3磨子潭与龙河口水库连通工程

    龙河口水库正常蓄水位68.3m,库容系数为0.50,水位低且可给合肥供水,磨子潭水库正常蓄水位187m,库容系数为0.24,龙河口水库调蓄能力更强,两水库相距11km,可考虑磨子潭水库给龙河口水库补水,沟通江淮,增加龙河口水库的供水量。此外,水库连通后也可进一步减轻下游防洪压力。水库连通后的供水效益和防洪效益可在下阶段进一步研究。

4.8.2 水库汛限水位变化影响分析

目前,为了淮河及巢湖防洪安全,各大水库在主汛期均按照汛限水位来调度运行,其中梅山水库汛限水位比正常蓄水位低2.73m,相应的库容差1.61亿m3,响洪甸水库汛限水位比正常蓄水位低3m,相应的库容差1.86亿m3,佛子岭水库汛限水位比正常蓄水位低6.44m,磨子潭和白莲崖水库汛限水位比正常蓄水位分别低7m5m,佛子岭、磨子潭和白莲崖水库汛限水位和正常蓄水位对应的库容差2.00亿m3,龙河口水库汛限水位比正常蓄水位分别低0.5m,相应的库容差1.04亿m3。除龙河口水库以外,其他几座水库汛限水位均比正常蓄水位低得多,如果汛期在正常蓄水位下运行,六座水库总兴利库容可增加6.51亿m3

汛期水库保持在较低水位对防洪保安有重要作用,但是损失掉了一部分兴利库容,导致水库可供水量较少。未来可结合淮河流域及巢湖流域防洪调度,重点考虑对梅山、响洪甸、龙河口三座水库汛限水位进行调整研究,优化调度方案,增加水库供水能力。

4.8.3 与引江济淮工程的关系

引江济淮工程自长江至淮河穿越了淠史杭灌区中的淠河灌区和杭埠河灌区,史河灌区与引江济淮工程无直接连通关系,按可通过灌区尾部和沿淮湖泊的连通关系,从而实现与引江济淮工程发生水量交换关系,实现其连通效益。

引江济淮供主要供水任务是向安徽省淮北地区和河南省豫东地区供水,由于淮河流域水资源丰枯变化剧烈,在丰水年及一般正常年份淮河流域对外调水需求量较高,后期考虑利用引江济淮工程对淠史杭灌区进行补水,提高灌区供水保障程度。

专栏2  供水安全保障工程

水源调蓄工程

推进临淮岗枢纽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规划新建天仓、东河口2座中型水库,中河、桃源河、仙人桥、笔架河等20座小型水库。

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

推进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包括龙河口引水、淠河与汲东干渠连通、淮河城西湖河湖连通、引巢补水(杭埠河)、长岭水库引调水、城东湖与城西湖连通等引调水及水系连通工程,沣西干渠渠末灌溉水源保障、汲东干渠渠末灌溉水源保障、杭淠分干渠与淠杭干渠现代化改造工程等灌溉水源保障工程,裕安区第二自来水厂响洪甸水库引水水源工程、白莲崖水库与响洪甸水库连通工程等引水水源工程。

推进黑石渡水资源配置工程。谋划研究合六淮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城东湖抬高蓄水位利用工程、梅山、磨子潭等大中型水库清淤、龙潭河水库扩建研究主城区及县城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泵站工程

新建、改建刘李、宋店、椿树等23座提水灌溉泵站。

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新建临淮、孟集、龙马、邵五等水厂,完成独山、东河口水厂等改扩建工程。

现代化灌区建设工程

接续实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实施34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推进淠史杭灌区(金安片)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谋划新建江淮分水岭灌区、临淮灌区2座大型灌区。

 

第五章 保护修复 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5.1 基本思路与格局

以水生态空间管控为约束,强化水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以河湖生态流量、水量保障为刚性要求,通过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湖泊水位调控、优化工程调度、调整水文节律,着力改善江河湖关系、上下游关系,发挥水利工程助推河湖生境修复之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通过水土流失防治、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修复等,统筹协调水域岸线系统治理,全面提升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助力提升河湖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结合六安市水网总体格局,从流域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进大别山区水库群为中心的河流源头区水环境生态环境改善;实施重要河湖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等,打造河流生态廊道,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实施农村水系连通工程及生态湿地建设等;提升水文化软实力,建设精品水文化工程,传承治水精神、弘扬皖西水文化。逐步形成江河湖库城相融共生的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筑牢大别山区生态安全屏障。

5.2 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

5.2.1 基本思路

涉水生态空间管控是基于河湖水系空间结构,以保障水生态系统功能完整和正常发挥为目标,形成保护天然河湖水系生态空间、保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体系。在明确涉水生态空间分类分区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涉水生态空间管控措施,谋划重大水利基础设施预留空间,持续提升涉水生态空间的管控能力,推动涉水生态空间与城镇发展空间、农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之间的融合,落实多规合一

5.2.2 涉水生态空间组成

按照行洪排涝、供水、航运、水产养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文化承载、休闲娱乐等水生态系统功能,将涉水生态空间划分为水域空间、岸线空间以及陆域空间三大类,具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岸线、饮用水水源地、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等。

5.2.3 涉水生态空间管控措施

水生态重点管控区内根据各涉水空间生态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规划期内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等涉及核心管控区的,需经地方政府或有关管理单位同意后方可建设。水域水生态重点管控区,禁止建设任何影响河势稳定、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的建设项目。岸线水生态重点管控区,禁止建设与岸线保护目标不一致的建设项目。水源地水生态重点管控区,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设置排污口,已设置的排污口须拆除,禁止倾倒、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畜禽和网箱养殖活动,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区域管理应符合国家、安徽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重点管控区内现有的违规建设项目属于四乱范畴的,予以清退。其他有影响水域空间功能和生态保护要求的项目应有计划地进行调整和清退。

5.3 水资源保护

针对水环境保护现状,通过控制纳污能力与污染物入河量、加强点源面源治理、完善地表水监测站网建设,对六安市水环境进行系统治理,全面提高水环境质量。

——加强地表水资源保护。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促进主体功能区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统筹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充分考虑对水资源水环境的影响。从源头推进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强点源、面源污染控制,恢复健康的水环境系统,强化水环境承载能力约束,严格入河污染物限排。

——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定期对地下水水源地进行水质监测,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建立水质定期监测制度,并建立地下水监控系统,对水源水质实现实时监测,严格地下水管理工作。

——加强水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根据六安市当前监测能力和常规监测项目,在现有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新增水功能区、市县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断面,进一步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监测站网建设、实验室建设(改造)、仪器设备建设、自动监测站建设和人员队伍建设。完善监测站点布置,提高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和监测网络的覆盖面,建立完善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提升水环境监测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5.4 河湖生态需水保障

5.4.1 保障目标

根据不同流域水资源条件,在分析水生生物状况及分布,明确维系重要水生生物生境的需水量(水位) 及需水过程,同时结合流域水质保护、景观功能等生态用水需求的基础上,以流域重要水利工程、省界市界、生态敏感区等控制断面为关键节点,综合确定重要河湖生态需水保障目标。

5.4.2 保障措施

——合理配置三生用水。充分考虑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逐步退还被挤占的生态环境用水,保障重点河湖生态水量。

——加强闸坝联合调度。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针对六安市敏感水域需水保障情况,史河、淠河可通过加大上游水库闸坝放水来进行补给。对不具备生态流量下泄条件的淠河等河道增加生态流量下泄设施。

——强化河湖生态流量监管。加快建设生态流量控制断面的监测设施和监控平台,提高重要水文断面生态流量在线监测设施覆盖率。建立健全部门间监测数据共享机制。

5.5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5.5.1 重要河流生态廊道建设

以淠河、史河、杭埠河、沣河、汲河、丰乐河、淠河总干、史河总干等为重点,结合水系特点,以各河流现状和问题为基础,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系统治理,开展水源涵养、重要水源保护、重要生态敏感区保护、水域岸线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环境提升等保护修复措施,构建系统安全、功能持续、人水和谐共生的幸福河湖生态系统。

重要天然河流生态绿廊建设。针对淠河、史河、杭埠河、沣河、汲河、丰乐河等重要天然河流,开展生态廊道建设。

人工引调水工程生态廊道建设。针对淠河总干、史河总干、淠东干渠等引调水工程开展生态廊道建设。通过实施生态护岸修复、河道清淤、人工湿地、生态绿道、隔离带和河岸植被缓冲带等措施,净化地表径流,打造清水廊道绿色走廊。

5.5.2 重要湖泊保护与修复

对城东湖、城西湖等重要湖泊开展水生态保护修复与治理。通过生态湿地蓄洪区建设、沿湖湿地修复和主要支流生态沟渠整修、生态补水等措施,提升环湖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5.5.3 重要生境保护与修复

对于国家及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的水系及两岸水陆交错带、风景名胜区的一级保护区内的水系及两岸水陆交错带、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县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二级、三级保护区内的水系及两岸水陆交错带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水生态敏感区,加强水生态保护与管理。

5.5.4 农村水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结合六安市农村水系存在的问题,衔接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等措施,对重要河流的支流和流经重要乡镇的河段开展系统治理,以河流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和河湖管护等多项措施,恢复农村水系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营造水畅、岸绿、景美的农村水系,以水系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5.5.5 水生态监测

在六安市现有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的指标、方法和频次,增加水生态环境监测,进一步加强监测能力建设。通过严格管理,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水生态环境的行为,促进六安市全域人水和谐、绿色发展。

5.6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结合水网规划重点建设工程,本着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遵循大预防、小治理的治理思路,科学合理地制定水土保持方略,达到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

水网规划针对六安市水资源特点,根据六安市的区域特征优势地貌类型、水土流失特点、植被区带分布特征、水土保持功能等要素,在省级规划采用的国家三级区划的基础上划分为2个亚区,即皖西大别山水源涵养保土区和北部沿淮岗丘及平原农田防护保土区。结合水网规划重点建设工程,科学合理地制定水土保持方略,达到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

1)皖西大别山水源涵养保土区

皖西大别山水源涵养保土区位于六安市南部,行政区划涉及金安区、裕安区、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总面积11648.72km2。该区为大别山山脉及其山前丘陵岗地,主要以中山、低山、丘陵、岗地为主。

本区采取的水土保持方略主要是退耕还林、还草、林下植草,严格禁止陡坡开荒和顺坡耕种,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封禁封育等措施。

2)北部沿淮岗丘及平原农田防护保土区

北部沿淮岗丘及平原农田防护保土区位于六安市北部,行政区划涉及叶集区、霍邱县,总面积3802.11km2。该区主要为沿淮岗丘及平原和杭丰圩畈区,该区地形总体上平坦。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是加强监督执法工作,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法的三同时制度,杜绝人为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发生,具体措施包括严禁矿山开采、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农田生态防护林网、加强经济林建设等。

5.7水文化保护与建设

5.7.1 水文化挖掘

皋陶文化。六安别称皋城,因舜封皋陶于六,皋陶死后葬于六安,奠定了广泛的人文基础。皋陶文化园位于淠史杭总干渠周边,可与淠史杭水利文化观光走廊项目融合发展,将皋陶文化与水利风景区建设有机融合。

红色文化。六安市是著名革命老区,是大别山革命斗争的重要策源地。考虑以红色资源为支撑,以红军精神文化为引领,开展关于六安水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中涉及水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示范项目,拓展红培、研学的内容和范畴。

治水文化。

水门塘,古名大业陂,位于史河灌区霍邱县,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天下治淮第一水利工程。水门塘被誉为天下第一古塘

七门古堰位于今杭埠河灌区舒城县,系西汉刘信始建,东汉刘馥、明代刘显扩建,后几经兴废。解放后,舒城县人民政府对七门堰大规模修复、扩建,灌溉农田15万亩。七门堰引水工程的建成,使千年古堰重放异彩。

19511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淮河流域苏鲁豫皖四省积极响应。而治淮,首要目标是治理大别山的洪水。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水库先后建成,旱灾之患并未根本解除。后利用14年时间,兴建了以防洪、灌溉为主的特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淠史杭灌区工程。

5.7.2 水文化保护

六安拥有光辉灿烂的水文化历史遗产,水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包括部门联动、有效保护、活化重现水文化遗产价值,建立水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部门联动,有效保护、活化重现水文化遗产价值。一是针对水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动文物、住建等部门,确定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与要求,进行保护与修缮工作;二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联动文化旅游部门,开展非遗普查、登记与保护、传播工作;三是针对水文化遗产周边的历史风貌保护,联动文物、住建等部门,对水文化遗产周边的历史村镇进行普查,划定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控制范围,保护水文化遗产的历史风貌。

建立水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普查工作,对市域范围内与水相关的遗产进行摸查,建立完整的水文化遗产档案,方便保护与管理工作全面系统开展。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水文化遗产分类分项进行保护修复工作,重现六安历史悠久的水文脉。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工程的源流、历代整治情况进行梳理考证,总结治水思想理念、优秀管水经验,为当代水利发展提供借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水文化相关的非遗普查和保护工作,对水利工程、设施所在地周边的历史名人、传说、民俗等进行登记与保护。通过节庆活动加以展示,以活态的文化遗产展现六安悠久的水文化底蕴。

5.7.3 水文化保护总体布局

按照保护为基础、传承为根本、教育为源泉、旅游为驱动的水文化保护与建设思路,六安水文化以一核、三维、三带的总体布局保护。

一核:以横排头水利风景区为基础,建设水利文化博览园,集淠史杭水文化研究与教育、水文化展示与教育和水利风景游览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展示水利文化和精神的博览园。

三维:从水文化挖掘和研究、水利遗产与典型工程保护、水利风景区和水情教育基地打造三个维度开展水文化保护。依托水利文化博览园,成立淠史杭水文化研究院,专门开展与六安水文化有关的挖掘、研究和保护工作;对现存的古代水利遗产和具有特征的现代水利工程重点保护;利用水利风景区和水情教育基地,打造水利风景旅游新品牌;在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中,考虑红绿相融,结合城市更新,厚植城市红色文化。

三带:从南到北,打造杭埠河水利文化旅游带、淠河水利文化旅游带和史河水利文化旅游带

5.7.4 水文化传承与发展

建设水文化教育基地与宣传平台。深入挖掘六安水资源,依托水利风景区、城市河湖等,建设六安水利枢纽文化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和水工程主题特色等的水文化基地。新时代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推广水利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定期推选最美家乡河”“最美河湖”“最美水利人等典型。开展水文化研究与交流。开展水门塘、七门堰等六安水文化解读工程,深入挖掘淠史杭工程蕴涵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提炼文化内核,形成一批水文化研究成果。水文化品牌活动策划。结合传统民俗庆典开展,策划水文化品牌活动丰富水文化产品供给,繁荣水利文学艺术,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水利文艺作品。水旅融合发展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同步考虑旅游需求,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支持漂流、温泉等涉水旅游项目的用水需求。

专栏3  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95km2

河流生态廊道建设

实施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程、小水电绿色改造工程,谋划推进淮河岸线综合整治与水生态修复工程、六安市城区河湖活水及水生态治理工程、淠河总干渠-滁河干渠清水廊道治理与保护工程、圩区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重点河湖水生态治理修复

实施六安市淠河城南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幸福河湖建设工程,研究推进淮河城东湖、城西湖等重点湖泊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谋划推进淠河、史河、杭埠河、淠河总干渠、沿岗河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研究大别山库区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东淠河上游水系综合治理工程。

水文化保护与建设工程

升级改造佛子岭展览馆、响洪甸水利展览馆,谋划建设淠史杭精神纪念基地、建设横排头水利文化博览园,打造杭埠河水利文化旅游带、淠河水利文化旅游带和史河水利文化旅游带。

 

第六章 智慧赋能 构建数字孪生水网体系

6.1 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有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补充完善现有监测感知系统,增强感知新技术的应用,提升监测的集约化、智能化水平;在现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完善三级水利业务广域网、水利外联网、工控网,建设水利数据中心网,打造全面互联的水利通信网;依托六安市政务云资源,打造数字孪生水网计算存储能力;完善应用支撑组件,为数字孪生水网的稳定运转奠定基础。

6.1.1 提升水网监测感知能力

1)完善水文现代化监测预警体系

建立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

形成云中雨的监测预报防线。配备高分辨率x波段测雨雷达,实现高精度面雨量的精准预测,提升局部地区短时强降雨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报精度和预警时效性。完善落地雨监测预报防线。构建洪水演进监测预报防线。提升监测技术水平,实现水文要素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立体化、可视化。充分利用人工智能、雷达、多普勒等先进技术,实现信息的实时监测与自动采集,提高站点信息采集的时效性、稳定性与可靠性。

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监控体系

提升水资源监控能力。对已建水文水资源站网进行升级改造,补充建设地市界和县界水文站,实现雨量、水位、流量、视频等要素的一体化监测,做到行政区界断面、重要控制断面全覆盖,满足水资源配置与考核需要。补充完善市级规模以上引水口在线计量监测站点,加强淠史杭灌区、中型灌区取水、入河湖排污口计量监控设施建设,提升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的用水、节水监控能力,确保水资源监控数据准确率逐步提升、监测数据稳定上传。

健全水生态水环境监测体系

升级改造水质监测站,实现水质在线自动监测,加强水生态、水环境监测的物联网化、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建设。提高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水平,充分运用无人机、移动终端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加强土壤墒情实时监测,与气象预报信息融合,采用大数据分析等方法,为灌区的智能化精准节水灌溉和防汛抗旱提供数据支撑。

提升水文巡测和应急监测能力

升级改造市级水文巡测基地,建设县级水文巡测基地,配置生产业务用房等基础设施,补齐交通工具、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电波流速仪、电子水准仪等水文巡测、应急监测设备,满足县级涉水事务管理需求。建设高空瞭望视频监测体系。对高空瞭望远距重载云台实现远程遥控,对视频、图像进行智能化分析,对监控范围内的涉河、湖、水库水情信息及违法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

2)健全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体系

通过水情、视频、遥感监测手段,提升中小水库、重点水闸、农村水电站、险工险段的工程运行监控能力。通过视频影像智能识别获取水情工情险情信息和关键设施的实时工况,采用卫星、无人机等新型技术手段,开展六安市内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数字化建设,制作工程实景三维模型或bim模型,为六安市数字孪生场景做好数据储备。接入佛子岭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白莲崖水库、梅山水库、临淮岗水库,以及城东湖、城西湖、姜唐湖蓄洪区进出水闸的水雨情、工情监测数据,实现淮河防洪体系控制性工程水雨情、工情信息远程实时监控。

3)提升河湖库管理活动的动态感知能力

共享获取国内外、多行业的卫星、雷达等监测数据,采用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视频监控,提升对感知对象实时状况的动态监控能力。以载人船、无人船、水下机器人为平台,根据需要搭载多波束、声呐等遥测设备,结合实际冲淤情况适时获取重点河湖区域的水下地形、水底底泥数据,建设重点河湖区域水下地形和底泥数据库,构建水下三维场景。

6.1.2 加强通信网络建设

完善水利业务广域网。依托水利业务网和电子政务外网,扩展互联互通范围,实现市、县、乡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全面互联。完善水利外联网。实现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与财政、国土、环保、农业、气象等行业网络互联互通。完善工控网络。构建完整的闸门、泵站实时控制网和过程监控网,并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水利业务网单向联通。加强工控网安全管理,与水利业务网物理隔离,确保重要设施的网络安全。

6.1.3 增强计算存储能力

按照集约高效、共享开放、安全可靠、按需服务的原则,依托六安市政务云资源,根据数字孪生水网建设需要,按需申请计算存储资源,实现非敏感数据的存储管理,实现同城或异地灾备,为水网科学决策、精准调度、安全运行提供高性能算力支撑。

6.1.4 完善应用支撑平台

完善应用支撑组件。基于面向服务体系架构,对已有的通用基础组件、可视化支撑组件、空间应用支撑组件、微服务支撑组件进行整合升级、统一管理,实现底层共性资源的整合,为门户系统和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报表、图形、模型、组件等基础工具支撑,形成统一的数据交换、地图服务和用户管理。

6.2 推动数字孪生平台建设

接入省级数字孪生平台,结合六安市的特色,对省级数字孪生平台进行定制开发,建设六安市三级数据底板。以水利部、省级建设的模型平台、知识平台为基础,形成六安市数字孪生平台。

6.2.1 数据底板

全面梳理六安市的水利数据资源,按基础数据、监测数据、业务数据、共享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水利工程数字孪生体数据等多个层次,建设数据底板。建立数据汇聚、交换、共享、更新与治理体系。按照一数一源的原则,汇聚全域数据、开展数据治理,形成标准一致的基础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分析、数据加工等服务功能,支撑数据资源的高效共享和利用。

6.2.3 模型平台

融合省级和市级资源,形成水网专业模型库。构建水旱灾害防御业务模型、水资源管理与节水业务模型、构建城乡供水业务模型、河湖库监管模型、水土保持模型等日常业务管理模型。构建遥感影像、视频智能识别模型,支撑江河湖库、水利工程监管业务的快速、准确预报预警。

建设可视化模型。包括自然背景、流场动态、水利工程、水利机电设备等水利虚拟现实vr,水利增强现实ar等技术。建设数字模拟仿真引擎,实现流域实时信息的多层次渲染,真实展现水网样貌、自然环境、流场细节等各种场景,实现数字孪生水网与物理水网实时同步仿真运行。

6.2.4 知识平台

融合省级和市级资源,形成知识平台。汇集数据底板产生的相关数据、模型平台的分析计算结果,构建包括水利对象关联关系、业务规则、历史场景、专家经验和预报调度方案等水利知识以及水利知识引擎,实现水利知识表示、抽取、融合、推理和存储等功能,满足数据分析、专业模型、机器视觉、学习算法等不同应用场景需求,支撑事件正向智能推理和反向溯因分析,为决策分析场景提供知识依据。

6.3 提高水网调度运行应用水平

六安市搭建了智慧水利统一大平台的框架,初步整合了防汛抗旱调度指挥系统、水电站监测管理系统、河(湖)长制管理系统、河道采砂监管系统等,本规划拟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完善相关业务应用,实现业务应用的整合和协同,构建覆盖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业务的协同共享水利智能应用体系。

6.3.1 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四预能力

在现有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基础上,集成区域洪水联合预报模型、洪水演进模型等水利专业模型,构建水旱灾害防御业务应用,提升水旱灾害防御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

获取实时采集的水雨情、工情、灾情数据,接入气象局气象、雨情、墒情等数据,围绕水库、山洪、淮河及支流的防洪安全需求,在流域产汇流规律分析的基础上,选用适合的产汇流模型,实现流域精细化滚动预报,延长洪水预见期。通过互联网、微信等手段提供洪水影响风险预警、山洪预警、避险转移路径告示、科普知识和重要雨水情信息等公共服务,提升洪水灾害防御的预报预警能力。结合社会经济、人口、水利工程因素,开展防洪形势分析和动态洪水风险分析。通过防洪形势分析确定调度范围和调度目标,与入库的数据开展调度方案计算。基于数字孪生场景对预报洪水、淹没范围、调度方案进行动态仿真,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防洪调度决策优化方案,生成电子化的工程、非工程调度指令,作为防洪调度预案。

融合多源旱情信息,接入水利部、省级旱情监测预警综合平台,在综合旱情预测预警模型的支撑下,实现六安市旱情综合监测评估分析。推进水旱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

6.3.2 提升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四预能力

在已有水资源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完善取水口监测数据建库立档工作,集成来水预报模型、需水预测模型、水资源动态调配模型,构建水资源管理与调配业务应用,提升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四预能力。

通过调用水资源调配管理模型体系,实现对六安水网工程水源的年、月、旬、日径流预报与可供水量分析,实现对供水对象的年、月、旬需水预测;利用水资源预警规则知识,实现对水网工程供水短缺、旱灾等风险的预警;综合利用来水预报、需水预测、工程运行等信息,充分考虑水资源调度等需求,生成考虑多主体利益的年、月、旬水量调度计划以及纲、目、结工程调度方案,并实现方案预演和最优方案确定,最终细化形成六安市数字孪生水网水资源调配预案。

6.3.3 提升中小水库运维管理能力

在已建水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对中小水库工程运行管理资料进行收集、汇总、整编,包括工程基础资料、日常运行资料、档案台账资料等,建立工程电子台账。全面整合市、县级水利部门、工程管理单位、物业化管理单位等各级用户,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为市、县级水利部门提供基于一张图的基本信息查询、运行记录查询、上下级联动等管理端业务功能;为水库管理单位及物业化管理单位提供工程信息、工程巡查、安全监测、维修养护、调度运行、应急管理、设备管理、移动巡查等水库端业务功能。实现工程管理事项任务化、事项操作流程化、流程处置闭环化、管理记录电子化

6.3.4 提升河湖动态监管能力

综合利用天、空、地、水等智能感知技术,不断完善河湖基础信息,丰富河湖管理范围、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涉河建设项目审批、河道采砂规划、河道采砂许可等河湖管理业务信息监管手段,开展对河湖管理信息持续滚动、定期更新、实时响应的多层次、多时间频度的监测,构建针对各类具体河湖管理问题的智能预警体系,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河湖水体、岸线变化和涉水涉砂活动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自动预警,逐步实现河湖管护的现代化与智能化,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减轻河长办人员、河湖保洁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运行管理成本,促进河湖管理可持续发展。

6.3.5 提升日常业务管理能力

升级完善综合办公、规划计划、财务、人事、国科、宣传教育等水利政务服务。围绕水利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整合公共服务事项,积极推动建设水土保持、农村水利水电、互联网 城乡供水、水利监督与行政管理、水文化展示等应用建设,创新优化政务服务应用。

6.3.6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雷达、移动视频、水下机器人等途径,及时掌握网络舆情信息。建设应急管理与处置业务应用,制定和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实现对应急预案的数字化、空间化管理,实现预案调用等功能。结合各类工程突发应急事件知识库、水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等,根据突发事件的事故规模、边界条件、发展态势等,生成多套应急处置方案的生成和最优方案确定,依托调度指挥实体环境的融合通讯系统、综合会商系统,支持异地会商,加强水工程应急调度,统筹调度应急资源,实现对处置过程的实时跟踪。

6.4 健全网络安全体系

完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完善工控网、物联网、采集终端的安全建设,形成体系化网络安全纵深防御技术基础。建设与省级节点联动的基层威胁感知应急指挥平台。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健全网络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完善网络安全运营体系,建立基层安全运营平台,实现安全运营全过程标准化覆盖,提升网络安全运行水平。

6.5 健全多维保障体系

1)标准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信息化标准化体系、水利技术标准化体系以及全球信息化标准化的框架,充分考虑六安市水利信息化的特点和建设需求,细化、完善六安市水利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水利信息化标准管理与协调机制,完善标准形成机制。

(2)运行维护体系建设

完善全市各级水利部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机构,制定和

完善运行维护标准和规范,建立数据加工、更新、维护、服务的机制,全面应用信息系统运行保障技术措施,保障数据运行、维护、更新及信息安全。逐步落实运行维护经费,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体系,以保障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充分发挥水利信息化在政府决策、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

6.6 加强共建共享

根据《数字孪生流域共建共享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六安市数字孪生水网建设要加强与安徽省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长江、淮河的衔接、共建共享,实现建设成果与水利部、流域机构、国家骨干网管理机构等各级数字孪生平台的共建共享。数字孪生水网建设应与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充分协调,最大化利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专栏4  智慧水利工程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水利工程安全监测、流量在线监测、水土保持监测、供水安全监测、地下水超采监测、水文化保护全面监控等,提升水文水资源站点智能化水平;开展水利工程监控体系智能化改造,搭建综合管理平台。

数字孪生建设

接入省级数字孪生平台,建成杭埠河信息化调度系统,实施淠河数字孪生。

提高水网调度运行应用水平

在已有业务应用基础上整体推进综合运行监视、防洪排涝调度、水资源调配、水生态调度、应急事件处置等水利智能业务应用建设,加快水网调度指挥体系建设,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第七章 改革创新 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

7.1 创新水利管理机制

1)创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制

因地制宜推行水利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代建制等模式,推动专业化社会化建设管理。对于水利工程设施,可按照工程规模、受益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构建水资源统一调配管理平台,加强水网内部水量统一调配和互补。继续推进水利工程确权划界,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针对不同类型工程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专业化集中管理、社会化管理等多种管护方式,多渠道筹集工程管护经费。

2)完善水利资金投入与监管机制

稳定公共财政对水利投入,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优先领域,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努力提高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比例。研究利用金融政策,找准金融支持水利的切入点,在国家政策框架内规范利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鼓励和引导具有一定资金和技术实力的企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建立覆盖水利资金分配、项目申报审批、资金拨付、资金使用和绩效管理等全过程的管理体系。

3)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积极推动安徽省完善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谋求对口协作、绿色产业培育、生态旅游发展、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面的合作,推进输血式生态补偿向造血式生态补偿转变,推动单一的资金补偿向综合发展补偿转变。积极呼吁国家、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共同建立淮河干流重要蓄滞洪区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蓄滞洪区居民生活水平,促进霍邱县社会经济发展,确保城东湖、城西湖、姜唐湖正常运用。

4) 完善水土保持监管机制

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及时掌握并发布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和治理成效,及时发现并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水土保持专项执法行动,建立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与水行政综合执法的长效机制。严格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专项用于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采矿及工业企业的水土流失恢复治理责任机制。

7.2 完善水利管理制度

1)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监管制度

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四项制度。完善水利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保障体系,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和公众举报制度,全面推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加强建设市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和资质资格管理,建设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体系。

2)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严守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制定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加强生态需水保障,探索建立河流生态流量预警管理制度,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建立健全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探索水影响评价审查制度。严守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严格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加强用水水量监测,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严格监测预警与考核制度,研究开展涵盖水质和水生态要素指标的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估工作,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

3)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在充分借鉴金安区水权交易试点成功经验的前提下,稳步推动水权改革工作在六安市其余区县开展,进一步完善水权交易制度。积极推进水资源费改革,适当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提高水资源费征收率,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研究开展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稳步扩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范围,明晰农业初始水权,实行农业用水定额管理,明确用水定额,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展城镇供水阶梯水价改革,推进工业、服务业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合理调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

4)健全河湖生态空间管控制度

继续常态化推行河长制,完善河长制管理工作制度,建立河(湖)管护稳定投入机制。健全河湖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健全规划体系,将相关规划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高河湖生态空间管控的规范性与约束性。完善规划落实制度,强化规划约束作用。建立河湖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制度,逐步开展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确权,加强水域岸线利用审批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占用水域岸线补偿制度。

5)建立水网规划实施考评制度

建立水网规划实施考核和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进度、效果的检查评估。明确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和重要任务的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和考评机制,加强对规划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监督。分析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研究提出规划调整建议,确保规划顺利推进。

7.3 水利管理能力建设

1)依法行政能力

不断完善涉水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与备案管理。以水网规划为顶层设计,与空间规划协调衔接,加强相关水利专项规划的整合与编制。建立涉水规划后评价体系和项目后评估管理制度。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健全水行政执法机构与涉水行政执法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区域执法和交叉执法。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治水管水实践结合,普法与立法并举,普法与执法并重,普法与培训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2)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健全人才向水利行业流动、向基层单位流动、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的激励机制,逐步建立起健康合理的人才交流渠道。建立岗前培训制度,实行定期轮训制度,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

3)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密切跟踪国内外水利科技前沿动态,结合六安市水利行业发展或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 以科技合作为先导,进一步扩大水利科技合作与交流范围,建立完善与科研机构、民间团体的交流合作机制,搭建对话交流平台,促进交流合作,全面提升科技水平。

7.4 水利水运协同发展

统筹水利、水运发展需求和建设布局,促进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有机衔接。结合水利水运发展需求,把水资源配置、河湖生态保护修复等对河湖廊道以及连通通道的需求,与内河航运对水运通道的需求统筹起来,在项目立项、资金争取、建设安排上做到效益最大化。

提升重要通道在水利和航运中的作用。水利、交通运输部门做好梳理通航河段、通航等级、防洪标准及防洪水位、通航水位、水利枢纽等方面现状及规划需求的工作,借助河道治理改善全市航道通航条件,积极推动丰乐河-杭埠河航道整治工程、淠淮航道整治工程、汲河航道等级提升等工程,提高水运通道通过能力,激发舒城、霍山、霍邱等县域经济发展潜能,打通资源要素、产业项目向主城区流动的物流新通道,推动六安市加快建成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第八章 重大行动与工程

六安水网属于省级水网分区布局中四大分区之一江淮丘陵水网,六安的淠河总干渠是江淮丘陵水网一横两纵一横,六安的大别山水库群以及淠史杭灌区提供了优质大水源和输水大通道,是省级水网组网联网、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支撑,在构建省级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更好完成省级水网赋予六安的任务和使命,进一步提升水灾害防御、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修复能力,有序推进防洪排涝能力提升、节水控水提效、水网骨干工程建设、河湖生态复苏四大行动,有序推进江淮分水岭水资源配置工程、大别山革命老区(六安)城乡供水工程、合六淮城市供水水源工程、淮河中游综合治理工程、主要支流治理工程、巢湖流域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现代化灌区建设工程、大别山水库源头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重大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工程等九大工程,高标准打造六安现代水网,支撑安徽现代水网建设。

8.1 四大行动

1)防洪排涝能力提升行动

为化解洪涝风险,综合提升六安市防洪排涝能力,针对六安市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加快推进骨干河道和中小河流治理、防洪水库建设、行蓄洪区建设、山洪灾害防治、城市防洪排涝建设、重点涝区治理等,构建措施完备、标准合理、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

2)节水控水提效行动

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立节约集约型用水方式。紧紧围绕提升节水意识、强化刚性约束、补

齐设施短板、强化科技支撑、健全市场机制等方面,大力推

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3)水网骨干工程建设行动

加快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大别山革命老区(六安)城乡供水工程等,分期实施其中的水源工程、引调水及水系连通工程、灌溉水源保障工程,提升工程供水能力、输水能力、蓄水能力,促进六安水网与省级水网互联互通,优化全市水资源配置格局。

4)河湖生态复苏行动

围绕六安市城区主河道及农村水系生态廊道保护,聚焦重要河湖生态修复和重要水源及输水通道水质保护,加强皖西大别山水源涵养,加强重要生境保护与修复;依托六大水库为中心的大别山水库源头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以及淠河、史河主要支流治理工程,构建六安市河湖水系循环体系,促进湖区水体流动和水位升降,保障河流生态流量,助推河湖生态复苏。

8.2 九大工程

围绕国家水网、省级水网建设需求和六安市水网建设任务,结合《安徽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等,以及项目重要性和生态红线等管控要求,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点水利工程论证原则,从防洪排涝、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网智慧化建设等方面,整合同类项目,包装九项重大工程,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推进工程接续实施。

1)江淮分水岭水资源配置工程

从水源工程、引调水和水系连通工程、灌溉水源保障工程等方面提升工程供水能力、输水能力、蓄水能力,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谋划推进裕安区第二自来水厂响洪甸水库引水水源工程、白莲崖水库与响洪甸水库连通工程、新建中小型水库等水源工程。谋划推进龙河口引水、淠河与汲东干渠连通、淮河城西湖河湖连通、引巢补水(杭埠河)、长岭水库引调水、城东湖与城西湖连通等引调水及水系连通工程。谋划推进霍邱沣西干渠渠末灌溉水源保障、汲东干渠渠末灌溉水源保障、杭淠分干渠与淠杭干渠现代化改造工程等灌溉水源保障工程。

2)大别山革命老区(六安)城乡供水工程

结合区内供水现状、水源条件等因素,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不断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制定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实施方案,坚持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和分散供水工程安全化建设和改造,加快推进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农村24小时稳定供水和县域统管。霍邱县建成临淮、孟集、龙马、邵五等水厂,实现5大供水分区格局;金安区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扩建规模水厂,实现4大供水分区格局;裕安区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独山、裕安水厂、裕安二水厂等改扩建工程,实现4大供水分区格局;叶集区实现全域城乡一体化供水;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按照四化思路,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分类推进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提升。

3)合六淮城市供水水源工程

综合考虑供水安全性、可靠性等,远期可考虑六安、合肥、淮南三地跨区合作,共同开发现状水资源,以跨区域合作的方式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使工程效益实现最大化。通过建设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建设输水通道,连接已有输水通道,实现梅山水库与响洪甸水库的互通;同时,建设佛子岭水库输水管道至s366合六南通道,并沿s366延伸至合肥市,形成三区互通的供水格局,实现三座大型水库响洪甸水库、梅山水库、佛子岭水库的相互调配。

4)淮河中游综合治理工程

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略要求,谋划淮河干流滩区居民迁移保护,保护临淮岗、新店两镇人口;研究干流河道清淤整治,扩大洪水通道;研究推进干流滩区圩口分类整治前期工作,对城东湖、城西湖沿湖区圩口进行分类整治,并对入湖主要河道汲河、沣河沿线圩区进行系统治理,新建沿湖防汛交通,形成城西湖、城东湖环湖畅通的防汛道路。

5主要支流治理工程

    实施淮河流域重要支流治理工程,按照淠、史河系分区防守,实施淠河、史河综合治理,加快补齐防洪短板,淠河六安城区段两岸堤防防洪标准提高至100年一遇,霍山县城、金寨新城及叶集城区段防洪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谋划东淝河综合治理,提升防洪标准为20—50年一遇。

6)巢湖流域防洪综合治理工程

聚焦巢湖流域防洪安全,按照上拦、下排、边分、固堤的流域防洪工程规划思路,系统提升杭埠河流域防洪排涝能力。上游,开工建设金安东河口水库,谋划新建舒城天仓水库;中游,谋划论证新建新塘圩、柏林圩蓄洪区,持续推进杭埠河治理,有序推进朱槽沟河、张母桥河、张家店河等一批中小河流系统治理;下游,在重点易涝区新建、重建一批排涝泵站。

7)现代化灌区建设工程

谋划新建江淮分水岭、临淮2个大型灌区,接续实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开展灌排工程体系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系连通及信息化等工程建设,有序实施34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推进淠史杭灌区(金安片)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

8)大别山水库源头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

实施六座大型水库组成的大别山水库群的源头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促进水库湖泊休养生息,保障水库各项功能良性发挥。推进金寨、霍山、舒城三个县大别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淠河、史河、杭埠河等主要支流岸线及水生态修复。

9)重大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工程

先行在梅山水库等水库以及淠河防洪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中积极推行数字孪生建设,逐步构建工程四预功能智慧体系,实现数字工程与物理工程同步仿真运行,提升工程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水平。完善监测感知体系、工程自动化控制体系、通讯网络设施,以及实体运行环境。构建工程级数据底板,汇聚工程全要素感知数据、业务管理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搭建数字孪生场景;通过构建模型库、知识库,支撑工程在数字孪生平台上的预报、预警、预演和预案。在已有系统或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适当拓展防洪兴利智能调度、工程安全智能分析预警,生产运营智慧综合管理、库区智慧巡查监管、三维展示与会商决策方面的功能。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9.1 环境敏感目标

六安市市域面积较大,环境敏感区较多,规划方案应尽量避开环境敏感区,避免对环境敏感区和保护目标造成不利影响。

9.2 规划环境影响

本规划通过防洪排涝建设,能完善六安市水系基础设施,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通过水源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建设,能形成互联互通、丰枯互济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通过实施重要江河湖库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水生态空间管控等,建立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规划同时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水资源配置工程使用水量增加带来的水环境风险,规划新建水库工程对水文情势水环境的影响,对陆生动植物、鱼类栖息地、土地资源、环境敏感区的影响等。但水环境整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积极作用。在落实好环境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可将规划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9.3 规划环境合理性分析

本次水网规划包括城乡供水体系、防洪减灾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水文化水景观体系建设等内容。对水环境、生态环境具有长期有利影响,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规划实施阶段,影响可控,规划的布局、规模、时序总体上是合理的。建议下阶段优化调整工程选址,减小生态红线占用、尽量避开敏感区,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9.4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规划实施过程中,应严格贯彻落实规划提出的水资源、

水环境、生态环境、土地资源保护等措施,尽可能从源头上规避可能造成的重大环境影响。

建议在规划实施中,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强执法监督;完善水库调度方式,保障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重视水生生物保护和恢复措施;防止污染土壤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和耕地;针对重大工程的敏感环境问题尽快开展专题研究。

规划实施过程中应根据统一的生态与环境监测体系,对具体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系统的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针对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及跟踪评价结果,适时提出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的建议,改进相应的对策措施。

9.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规划统筹协调水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全面构建完善达标的防洪减灾体系、安全可靠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底蕴深厚的水文化水景观体系、规范有力的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现代高效的水利管理体系,有利于促进六安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规划方案实施后,将有利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供水水网,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利于提高用水效率,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利于提高流域的防洪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干支流水功能区水质稳定达标;有利于治理和控制流域水土流失,减轻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河流生态系统恶化趋势;有利于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同时,规划开展过程中会对环境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规划实施过程中对水环境、生态环境、土地资源、环境敏感区等的不利影响,但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可得到有效减缓。

综上所述,规划的实施在环境方面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规划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显著的,在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本规划的实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总体可行。

 

第十章 投资匡算、实施安排与效果评价

10.1 投资规模

本次水网规划安排的各类项目,包括防洪排涝体系重点工程、供水安全保障工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智慧水利建设等。

经初步匡算,总投资规模约1023亿元。包括防洪排涝体系重点工程495亿元、供水安全保障工程428亿元、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90亿元、智慧水利建设工程10亿元。

10.2 实施安排

根据六安市水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充分考虑水资源开发现状及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对规划提出的各类工程项目,分轻重缓急提出实施安排意见。具体按以下原则进行安排:

1)已开展前期工作深度。考虑到水利项目开工建设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期工作深度,在项目分期实施安排中优先安排已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2)项目建设的紧迫性。优先安排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民生水利项目,如以城镇供水为重点的水源工程等。优先安排支持和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较大项目,如防洪工程、灌区工程等。

3)流域及区域间协调难度。所在区域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关系协调难度不大,不存在影响项目立项的重大制约因素,不造成新的水事矛盾,不会对下游河道生态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项目优先安排。

4)近期和远期相结合。考虑到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周期,在建设周期内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期用水需求,考虑适当建设中小型水利工程,解决近期发展用水需求。

10.3 实施效果

本规划立足六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协调开发与保护、兴利与除害、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的关系,以饮水保证安全、洪涝总体可控、用水高效可靠、河湖生态良好为水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快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六安水网工程体系。规划的实施,将为六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规划》是六安谋划新时期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的战略性规划,对保障全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全市水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实施和落实规划涉及的建设和改革举措,任务十分艰巨和迫切,需要有政策、组织、制度、资金、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有力保障。

(一)建立政策保障,强化规划约束

确立《规划》的指导性地位,积极衔接上位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等本级规划,开展相应的专项规划设计,保障水网规划目标和实施内容的顺利实现。落实有利于水网建设的各项政策和配套措施,简化前期工作审批程序,加快水网建设。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

建立工作推动机制,细化分解职责,制定推进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时限,形成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建设项目格局,健全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工作。

(三)完善配套制度,推进依法治水

    建立健全六安水网建设的相关制度保障体系。加大水利依法行政和执法监督力度,深化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审批质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营造依法治水、管水的有利环境。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

(四)创新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渠道

用足用好国家对革命老区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水网建设。加大地方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建立政府引导、地方协同、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充分发挥有关投融资平台作用,积极争取专项建设基金等优惠政策性长期贷款支持水网项目建设。探索运用贷款贴息、ppp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参与水网建设。加强对水利建设资金拨付使用全过程的稽查、审计和监督,强化建立水利资金落实责任和督查制度,严格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提高科技含量,夯实科技支撑

注重科技引领,加强实用水利技术推广和高新技术应用,推动信息化与水利现代化深度融合。加强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高新技术,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科技含量。多方开拓渠道,逐步建立稳定的科技经费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六)强化人才支撑,筑牢发展保障

    吸引全国高素质人才参与六安市水利建设与管理,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和人才交流锻炼机制。加大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切实增强水利勘测设计、建设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积极推进水利干部管理制度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改革,加快中青年水利科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强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网站地图